停用中国无人机后,日企叫苦不及:替代产品不只价格高,还不中用
作者头像
  • 宋诗林
  • 2021-05-05 12:37:49 5

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中国不仅成为了世界工厂,而且其本土产品也逐渐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尽管一些国家试图打压“中国制造”,但最终往往无功而返。例如,中国的大疆无人机在性能和价格上均具有优势,即使美国政府曾多次尝试限制其使用,但最终美国的警察部门乃至军队都开始大量采购,形成了“政府制裁,各方采购”的奇怪现象。

最近,日本也开始效仿美国的做法。据观察者网报道,许多日本企业反映,在停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后,他们面临更大的困难,因为“本国产品无法胜任”。不久前,日本政府以中国无人机存在信息和数据泄露的风险为由,决定停用中国无人机,并转向本国或东方其他国家制造的无人机作为替代方案,这一举措让日本企业感到十分苦恼。

《日经新闻》指出,与中国的无人机相比,日本制造的无人机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功能不足,难以满足大多数客户的需求;二是成本高昂且产量有限。据报道,日本生产的无人机价格通常是同类中国无人机的几十倍,但性能却无法与其匹敌。

因此,日本企业对于菅义伟政府要求停用中国无人机并使用国产无人机的政策表现出强烈反对,因为企业总是追求效率和利润。那么,日本为何会出台令自己企业不满的禁用中国产品的政策呢?一方面,菅义伟政府此举意在迎合美国,去年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使用中国无人机。

今年4月,菅义伟访问美国时,响应拜登总统的战略,两国在联合声明中再次提及台湾问题,并不断炒作南海、台湾和钓鱼岛问题,配合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另一方面,美国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向日本施压,要求其采取与中国类似的措施,其中包括禁止使用中国无人机。

实际上,美国作为一个危机意识很强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可能取代其霸权地位。除了打击像华为、大疆和同方威视这样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外,美国还把目光投向了在美国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去年7月,美国中美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指出,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建厂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工业竞争力和科技领导地位。

然而,正如日本禁用中国无人机所遇到的困境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抵制中国产品实际上损害的是日本和美国企业的自身利益。之前,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并未减少,反而扩大了。而一些聪明的国家则采取了左右互搏的策略,一边进口中国商品,一边贴上自己的标签高价转售给美国,从中赚取差价。因此,美日想要彻底封杀中国产品,只会让自己企业受损,抵制越严厉,损失越大,最终不得不放弃。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宋诗林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叫苦停用中用中国不只替代不及价格产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