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出于所谓的“潜在安全风险”考虑,日本的一些基础设施公司计划停止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并考虑用本土产品进行替代。然而,目前日本制造的无人机在性价比方面仍与中国无人机存在较大差距,这使得完全转向其他品牌变得困难。
报道指出,有人担忧中国生产的无人机可能会向其制造商传输“敏感数据”。去年,美国出于所谓“国家安全”的考虑,将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列入了“实体清单”。尽管如此,《日经亚洲评论》也承认,日本用户也在寻找替代方案,但由于缺乏性价比较高的本土产品,这一过程面临挑战。
据报道,日本电信电话公司目前使用无人机检查电信电缆,部分设备来自中国。该公司计划更换这些设备,转而使用日本或其他地区生产的产品。九州电力公司同样使用大疆以及日本和瑞士公司生产的无人机来检查高空设备,该公司正在评估各种应对措施,包括对“安全风险”的应对,并考虑用日本制造的产品代替大疆设备。
尽管报道提到,日本的无人机制造商正在增加研发投入,以满足市场对国产产品的需求,并提及了索尼等公司在这一领域的进展,但也承认并非所有日本企业都准备好转向国产无人机。目前,很少有现有机型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现有型号的价格可能比大疆的产品高出许多倍。报道还提到,大疆通过大规模生产和与其他家电产品共享零部件的方式,成功降低了成本。
一位承包商表示:“在功能和价格方面的差距缩小之前,很难将业务转向其他公司的产品。”
对于美国此前对中国无人机的打压行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明确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对特定中国企业进行无理打压的行为。她强调,将科技问题政治化只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信誉和形象。中国呼吁美国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停止对外国企业的无理指责和打压,为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和非歧视性的商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