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于5月11日正式发布结果,数据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14.1178亿人,比2010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7206万人。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在过去十年间继续保持着低速增长的趋势。
人口普查是了解一个国家人口动态的重要手段,许多国家都会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各国的普查方式不同,但其目的是尽可能准确地获取人口数据,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例如,在印度,人口普查不仅会出动无人机和卫星定位系统,还会有专门的表格涵盖29项内容。在印度,由于多样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普查表和说明通常会用多达16种语言印制,以确保所有人群都能理解。
在美国,人口普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人口统计数据,还影响着众议院席位的分配。2021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美国的人口在过去十年间增长了7.4%,达到3.31亿人,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长率。专家认为,人口增长缓慢可能会加剧人口老龄化问题。
俄罗斯计划在2021年9月进行人口普查,这是该国首次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普查。普查员将使用平板电脑收集数据,而相关文件也将被翻译成六种民族语言和四种外语,包括中文。
日本的人口普查在疫情期间进行了特别安排,尽量减少面对面接触。调查员会将问卷放入邮箱,并通过电话介绍调查内容,后续则通过网络或邮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巴基斯坦的人口普查因多种原因中断了19年,直到2017年才重新启动。这次普查动员了近30万人参与,普查员在巴基斯坦全国63个地区展开工作。根据巴基斯坦统计局的数据,该国人口约为2.07亿。
最后,联合国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7亿,其中印度将在2027年左右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