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美国空军高级官员近期表示,美国空军将推进老旧的RQ-4“全球鹰”无人机继续服役。有分析认为,这一决定可能会导致美国国会和美国空军之间出现较大分歧。那么,为何美国空军坚持让旧版“全球鹰”无人机加入现役?这种做法又会对哪些人产生影响?
军事观察员滕建群对此进行了深入解析。
美国空军的RQ-4“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为美军开发的一种战略级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可连续飞行超过30小时,并配备了雷达、光电和被动电子监听等侦察设备。
滕建群认为,美国空军推动旧版“全球鹰”无人机服役主要是出于更新换代的需求。一般来说,大型执行战略任务的无人机寿命约为15到20年,而目前大部分旧版“全球鹰”无人机已经接近使用寿命极限,因此需要退役。
此外,旧版“全球鹰”无人机曾在战场上遭遇过击落事件,因此美军希望通过退役旧版无人机来避免敏感信息泄露。例如,2019年伊朗击落了美国的一架“全球鹰”无人机,类似的情况促使美军采取措施保护技术机密。
滕建群进一步指出,随着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美国空军越来越重视无人机的应用。尽管美国空军在推进旧版“全球鹰”无人机服役的同时,仍在研发新一代无人机,但这一过程也面临一些阻力。
滕建群解释道,新一代“全球鹰”无人机正在升级中,包括材料应用、续航能力和武器系统等方面的改进。然而,美国空军在推进服役的过程中需面对美国国会的审查,因为老旧无人机的服役可能涉及预算分配问题。
美国空军多次尝试让部分或全部“全球鹰”无人机服役,但美国国会一直持反对意见。滕建群认为,这是因为老旧无人机的服役可能会触动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美国空军和国会之间的博弈将决定“全球鹰”无人机能否顺利服役。
滕建群表示,由于“全球鹰”无人机造价高昂(每架造价在1.5亿至2亿美元),且具有重要的战略侦察功能,其退役与否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程序。特别是当前美国国防预算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如何平衡资金使用和战略侦察能力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因此,五角大楼必须与国会协商,确保服役计划符合实际需求。
来源:央广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