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究竟是“会飞的照相机”还是“带照相机的飞行器”?这个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关系到无人机的出口和应用领域。
如果我们将无人机视为主要的飞行器,各国将按照飞行器的标准进行监管,这意味着贸易壁垒可能更加严格。反之,如果将其视为主要的照相机,它则被视为一种普通的消费品,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
世界海关组织协调制度委员会(HSC)第62次会议决定,“大疆无人机”被归类为“会飞的照相机”,从而解决了出口问题。
当然,我们的讨论并不局限于出口或国际贸易。我们更关注的是无人机的实际用途。主语的不同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应用场景。
如果无人机被视为飞行器,人们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其飞行性能,如航拍。而如果它被视为照相机,它的拍摄功能将更加突出。以“会飞的照相机”的视角来看,大疆新推出的DJI Air2S不仅是一款优秀的无人机,还具备出色的图传和避障功能,以及各种一键运镜的大师镜头。
DJI Air2S配备了1英寸CMOS影像传感器,2000万像素,像素尺寸达到2.4μm,与索尼黑卡和佳能G7系列的传感器级别相当。它还可以拍摄5.4k 30P、4K UHD 60和1080P 120帧的慢动作视频。这些参数即使在专业相机面前也不逊色。
因此,我产生了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能否用无人机替代手头的相机,以应对日常的照片和视频拍摄需求?
近年来,禁飞区越来越多,许多地方都不允许飞行。例如,北京六环内、重庆主城区、机场周边等地都不允许飞行,很多小城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即使是在允许飞行的地方,人流密集的景区也常常禁止无人机飞行。这使得无人机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
于是,我开始思考另一种可能性——手动地面飞行。操作非常简单,不需要额外的附件。左手取景构图,右手按快门即可。
接下来展示一些照片。这些照片是在下午两三点钟拍摄的,使用了减光镜。减光镜对于视频拍摄非常重要,强烈推荐购买DJI Air 2S ND镜套装。得益于一英寸的大底,照片的宽容度和色彩表现都有了显著提升。
DJI Air2S采用了机械三轴云台,即使相机自带的五轴防抖再强,也无法超越机械云台的效果。因此,DJI Air2S的相机和云台组合相当于一个一英寸的相机装在一个三轴稳定器上。
手持无人机进行视频拍摄时,我们可以实现以前无法完成的大范围运镜镜头。例如,侧面跟随、环绕、推和拉等镜头都显得非常稳定。尽管如此,手持拍摄仍有许多不便之处,因为无人机默认会将镜头调节至水平状态,难以调整俯仰角度。
此外,大疆似乎正在模糊或淡化“系列”这一概念。例如,第一代的DJI OSMO Pocket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直接称为“DJI Pocket2”。同样,DJI Air系列的无人机从第一代的DJI Mavic Air演变为第二代的DJI Mavic Air 2,再到现在的DJI Air 2S,名称中的“Mavic”被去掉。
这种变化可能是为了未来融合产品功能做准备。第三代的Pocket可能会采用Air 2S的1英寸传感器,除了操控方式不同,画质上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
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不将无人机和云台相机合二为一呢?需要航拍时,将摄像模组插入飞行模组;不需要飞行时,取出摄像模组作为Pocket使用。这正是本次广告标语“一有尽有”的真正含义。
数码产品的进化史就是功能融合的发展史。手机已经集成了收音机和音频播放器的功能,连专业相机的市场份额也被手机一点点蚕食。大疆的崛起证明了这一点,Pocket一代凭借云台和摄像头的融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减少设备体积,增加功能融合,是为了更方便地适应更多场景,让更多人使用。胶片相机被数码相机取代,并不是因为画质,而是因为功能的整合。传统相机厂商没想到会被智能手机蚕食市场,而大疆却成为了一匹黑马。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2019年,全球数码相机(包括微单、单反和卡片机)出货量为1521万台,而Pocket一代累计销量已达到1000万台,这仅仅是因为Pocket将云台和摄像头融为一体。市场竞争不仅是现有用户的重新分配,更是发掘新的潜在用户。无人机和相机的融合正是创新的方向之一。
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如Pocket,只需增加飞行模块即可。虽然成本可能会更高,但凭借大疆的工业设计能力和供应链实力,这并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