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氢能为动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配置全线智能无人产品的无人机指挥车、无需更换电池即可自动充电的无线充电平台……5月21日,2021年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六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在深圳拉开帷幕。展会上,369家企业展示了2270架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各类无人系统产品,而大数据平台、5G网络连接等无人系统的开发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无人系统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无人机指挥车备受瞩目。“指挥车+无人机”的新模式成为了无人系统应用的一大亮点。
工作人员介绍道,“指挥车+无人机”的新型组合能够迅速部署一个可移动的智能指挥调度中心,灵活性更高,适用于多种场景,如线路巡检、安防、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等。此外,无人机指挥车可以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图像,满足现场指挥的需求。
氢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突破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相继推出了氢燃料电池作为主要动力的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但氢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发一直是个空白。
今年5月,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绵阳北川飞行基地成功交付了一款全球适用的氢动力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CW-25H,其续航时间达到330分钟。
据了解,2019年,纵横股份与斗山创新达成合作协议,由纵横股份负责氢动力无人机平台系统,斗山负责氢动力无人机燃料电池系统,共同研发氢动力垂直起降无人机。通过飞行平台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深度融合,CW-25H不仅具备零排放、无噪音、低振动和低成本维护等优点,而且续航能力堪比燃油驱动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升无人机应用
除了精彩的展会,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的专家学者还围绕无人机的前沿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发表了见解。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高精度定位、通信导航一体化、广域作业和高可靠性服务等方面提升无人机的应用水平。
范本尧指出,利用北斗基础导航服务、导航增强服务和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无人机可以获得实时米级至厘米级的导航精度。此外,北斗高精度授时服务支持无人机间的精确时间同步,从而解决因地形遮挡或超出视线导致的数据链中断问题,增强地面人员、设备与无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我们将推动北斗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为无人机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范本尧说,“未来将进一步打造更加精准、强大、广泛和智能的北斗系统服务能力,构建一个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PNT(定位、导航、授时)体系。”
深圳无人机技术贸易基地保障产业发展
深圳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之都,拥有超过1200家无人机企业,其中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七成以上,工业级无人机在国内市场占比达六成。深圳无人机产业形成了完整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体系。
为了促进全球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无人机产品的国际化,今年4月,无人机、医疗器械和石油化工产品三个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获海关总署批准在深圳设立。这是上述领域在全国唯一的基地。
所谓“技术性贸易措施”,是指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协议)所涵盖的技术措施。截至2021年4月,全球针对无人机发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已达12件。
在海关总署标准法规中心的指导下,深圳海关对这12件无人机通报进行了全面评估,目前已有22条建议被采纳,惠及全国超过171家民用无人机出口企业,涉及金额超过90亿元人民币,有效促进了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