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经济日报》记者郑波一行来到金山进行为期五天的调研,走访了区内十二个街镇工业区,有幸全程陪同。作为一名本地记者,这次重返金山的旅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文明底蕴、科技创新,还是乡村建设,都让我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也让我对金山的认知更加立体丰富。
作为长三角的重要节点和上海东北门户,金山区正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并推动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这样的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此外,金山也在提高创新能力方面下足功夫,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和无人机等领域,吸引了不少优质企业入驻。同时,金山区还致力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经济的目标,让居民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事实上,以滨海地区为核心,金山已经形成了一种以产城融合为特色、以大健康产业为重要载体的城市品牌。这个品牌不仅深入人心,还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和独特的辨识度。
谈到金山,人们可能会想到其农业区或化工区的形象,但金山还有另一重身份——文明之城。为了更好地了解金山的文明风貌,我们不妨跟随记者的脚步,开启一段文明之旅。
首先,我们来到了张堰镇的姚光故居内的上海南社纪念馆,这是国内首个全面展示南社历史人物事迹的专题展馆。纪念馆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参与社会革命和各类文化活动的历史,为传承南社精神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接着,我们参观了白蕉艺术馆,这里集中展示了白蕉的艺术精品和高尚品德,已经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枫泾镇,拜访了著名的漫画家丁聪的故乡。丁聪的作品以其对旧社会的辛辣讽刺和对新中国的热情歌颂而闻名。美术馆内还展出了他的一段幽默风趣的护妻宣言,赢得了众多游客的喜爱。
金山区不仅在发掘本土文明旅游资源方面有所作为,还在推动现代旅游项目落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具有世界级文化底蕴的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即将落地金山,这无疑将为金山的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乐高乐园距离沪杭高铁金山北站仅一公里,与枫泾古镇、花开海上生态园和东林寺等现有旅游景点相互连接,未来有望成为金山全域旅游的新亮点。
2020年11月,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正式签约。据上海金山城投集团的相关负责人透露,整个谈判过程充满了挑战,涉及中国、英国和丹麦三方的合作。由于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但最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项目得以顺利推进。预计该项目将于今年开工,2024年初正式开业,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乐高乐园之一。
创新是保持活力的关键。金山利用自身的空域优势,大力发展无人机产业。华东无人机基地便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基地得到了民航华东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金山至舟山和金山至嵊泗的无人机航线已经开通,进一步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金山在吸引企业和人才方面也颇具吸引力。上海华渔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许多认为,金山的人才政策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涵盖落户、购房、子女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多个方面,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湾区科创中心曾经是一座烂尾楼,如今已经华丽转身,成为金山科技创新的策源地。该中心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环保科技和文化教育四大领域,并与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建立了深度产学研合作关系。据统计,两年间,该中心已引入1500多家企业,实现了4.5亿元的税收收入。
近年来,金山区以“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为建设目标,积极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示范村。目前,已有19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成,未来还将创建更多示范村。与此同时,乡村复兴示范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有9个示范村建成,未来计划增加到12个。
美丽乡村带来了美丽经济。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环境质量,乡村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投入。农民们也变得更加珍惜家园,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进程中。
位于朱泾镇的花开海上生态园项目是一个典型案例。待泾村通过乡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股的方式,让村民们走上了一条“租金+股金+薪金+现金+保障金”的增收之路。黄阿婆就是一个受益者,她的养老金、工资、农产品销售收入以及房屋租金等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的景致,正是漕泾镇水库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真实写照。68岁的陆菊华老人表示,搬到新居后,幸福感倍增。她住在2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里,享受着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周边完善的配套设施也让她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水库村作为首批乡村复兴示范村,充分利用了村内的水系资源,大力发展水上运动、水产业和水文化,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许多村民因此获得了土地流转金、房屋出租金、分红、工资以及农产品销售收入等多种收入来源。
《经济日报》的记者们感叹不已:“这还是乡村吗?”接下来,金山区将继续提升乡村复兴工作的水平,塑造超大城市乡村发展的新优势,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