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召开,同期举办了无人系统产业园发展论坛以及无人机技贸政策宣贯会。深圳海关透露,深圳已设立全国唯一的“无人机技术性贸易研究评议基地”。该基地作为无人机企业“出海”的坚强后盾,将助力深圳无人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的主要生产基地,而深圳则拥有显著的无人机产业集群优势。然而,近年来无人机出口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截至2021年4月,全球关于无人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已达12项,涉及无人机分类管理、物理身份编码规则、灯光颜色及可见度、声音警报装置等多个方面。
在海关总署标法中心的指导下,深圳海关对这12项通报进行了评议,并向相关国际组织提出了45条评议意见,其中已有22条被其他WTO成员采纳,采纳率高达48.89%。这些措施惠及了全国170多家民用无人机出口企业,涉及金额约90亿元人民币。
据介绍,深圳海关利用多年来的经验,建立了国家级技贸服务平台——“无人机技术性贸易研究评议基地”,并将其设在了深圳南山。该基地由海关总署标法中心、深圳海关和南山区政府共同建设,由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实施。基地将汇集无人机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检测机构等各方力量,提升技术贸易全流程的工作效率,为无人机产业“出海”保驾护航。
(作者:吴德群 通讯员:陈安祺 董建朋)
(本文来自深圳特区报,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