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氢能为动力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配备全线智能无人设备的无人机指挥车、无需更换电池即可自动充电的无线充电平台……5月21日至23日,2021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六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在深圳举行。展会上,369家企业展示了2270架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各种形态的无人应用产品,同时,大数据平台和5G联网等无人系统的开发也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的重要生产基地,中国共有7万家公司获得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资质。2020年,无人机行业总产值达到6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其中,深圳市拥有1200多家无人机企业,产值达500亿元,消费级无人机占全国总量的90%,工业级无人机则占据国内60%的市场份额;无人机出口额达180亿元。深圳的无人机产业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体系。
展会期间,全国无人机协会合作互助联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彩虹鹰无人系统研究院联合编写了《2021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发展报告》,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和深圳市摄像头行业协会共同撰写了《无人机摄像头报告》,以及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组织、远洋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编写的《无人机工作系统实用技术》等三本新书举行了首发仪式。此外,由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有限公司、顺丰丰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无人机研究院和希捷科技等单位联合编写的《商业无人机数据链与存储标准》和《反无人机技术标准》两项集团标准也正式发布。同期,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展会期间挑战了四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包括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最大由无人机组成的光源影像、无人机连续组成最多队形、最长无人机表演动画,并全部获得成功。
除了精彩的展会,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的专家们围绕无人机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本尧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高精度定位、通信导航一体化、广泛作业和高可靠性服务等方面显著提升无人机的应用效果。
范本尧指出,利用北斗的基本导航服务、增强导航服务及精密单点定位服务,可以为无人机提供米级至厘米级的实时导航服务。同时,北斗高精度授时服务能够支持无人机间的同步操作。卫星的广域覆盖还能扩大无人机的服务范围,无人机指挥中心可以通过北斗卫星向无人机发送遥控指令,解决地形遮挡或超出视线导致的测控数据链中断问题,增强地面人员与无人机之间的信息互动。
“我们将促进北斗+5G、北斗+大数据、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发展,为无人机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范本尧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打造更加精准、强大、广泛和智能的北斗系统服务能力,构建统一基准、无缝覆盖、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和授时(PNT)体系。”
作为无人机之都,深圳拥有超过1200家无人机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占据了全球市场的七成以上份额,工业级无人机则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六成份额。深圳的无人机产业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制造到销售和服务的完整体系。
为了推动全球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使中国无人机产品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今年4月,无人机、医疗器械、石油化工产品三个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获批在深圳海关区域设立。这是该领域在全国唯一的研究评议基地。截至2021年4月,全球关于无人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已达12项。
在海关总署标准法规中心的指导下,深圳海关对这12项通报进行了全面评估,至今已有22条建议被采纳。相关工作惠及全国超过171家民用无人机出口企业,涉及90多亿元的无人机产品,有效助力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开拓国际市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蒋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