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无人机创新应用高层论坛及无人机装备展览在郑州上街区顺利拉开帷幕。此次活动采用了“论坛+展会+飞行展示”的形式,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省市区领导及水利系统专家在内的200多名嘉宾参加。
开幕式上,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三架无人机——郑航1号、2号、3号先后降落,进行了协同飞行示范。郑航1号是一款固定翼无人机,重700公斤,载荷80公斤,续航时间达12小时,主要用于省内黄河河道的巡查和勘查工作。郑航2号是一款复合翼无人机,重130公斤,载荷20公斤,续航时间为6小时,主要用于市内河道的检查和测量任务。郑航3号是一架中型无人直升机,由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三和航空联合开发,重125公斤,载荷25公斤,续航时间为2小时,主要应用于黄河流域重点地段和区域的核查任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广慧在致辞中提到,为了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河南省无人机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及产城融合应用拓展试验区,并与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了“河南省无人机沿黄流域生态保护监测应用中心”。这不仅推动了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还促进了无人机航空遥感应用的发展。目前,已经建设了适合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和中小型旋翼无人机运行的基础设施,实现了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共享,推动了智慧黄河和优质生态的建设。
此次论坛旨在进一步推广无人机等无人系统装备在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提升黄河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多方讨论和协商,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主办了本次活动,采用“论坛+展会+应用”的模式,搭建了一个沿黄流域各省市共同参与黄河保护的无人系统创新应用与交流平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在无人机研发和应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此次活动特别安排了郑航系列无人机的飞行演示,展示了其在航空遥感应用方面的成熟技术。
李广慧副院长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推动沿黄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和遥感应用的发展。他希望沿黄生态保护主题活动能够常态化开展,加强政、产、学、研、用各方的合作,搭建一个长期有效的交流平台。
随后,举行了“黄河时空一体化监测大数据应用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该基地由郑州市上街区政府、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以及陕西航天技术应用研究院共同建立,依托无人机遥感技术和“空天地水一体”融合应用,实现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全面监控和信息共享,推动智慧黄河和优质生态的建设。
同期举办的黄河保护与无人系统应用装备展吸引了包括彩虹、鹞鹰、大疆、中电科、云洲智能等数十家行业领先企业参展,展示了无人机、无人船等无人系统装备在河湖巡查、电力巡检、地质勘测、航空遥感、环境监测、定点采样、应急救援、森林消防、农林植保、物流运输、交通执法、水质监测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