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2021年的最后一次飞播造林(种草)活动在拉萨柳梧新区桑达播区启动,计划播种面积达到1.8万亩。随后,活动将扩展至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四市九县(区),直至6月30日结束。
据相关介绍,2021年飞播造林(种草)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共涉及25个飞播作业区,总面积约为66.48万亩,相比去年增加了约44.68万亩。为了提高飞播造林(种草)的效果,专家们从以往的经验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方法。2021年飞播选用的树(草)种包括花棒、踏郎、沙棘、侧柏、沙打旺、高山松、锦鸡儿、砂生槐、沙蒿、披碱草等共计16种,计划飞播的树(草)种总量约为323.01吨。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飞播造林(种草)的成功率,今年特别增加了本地树(草)种的比例,如江孜沙棘、巴青披碱草、藏沙蒿、砂生槐等,计划飞播的本地树(草)种总量约为121.22吨。为保证飞播造林(种草)的质量和效果,项目由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负责实施;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负责外业勘查和设计;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支持;拉萨雪鹰通用航空公司和西藏大智无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则承担无人机播种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6月9日至29日,自治区林草局首次开展了飞播造林(种草)实验工作,完成了21.8万亩的飞播造林(种草)。经过近一年的监测,该实验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