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左右出击,无人机境外自主猎杀,俄专家: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作者头像
  • Peak_Events
  • 2021-06-09 06:41:38 11

2011年2月,利比亚爆发了内战,北约多国部队协助反政府武装推翻了卡扎菲领导的政权。然而,利比亚并未迎来预期的稳定局面,而是陷入了持续的动荡。国内形成了两股主要力量:一股是由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领导的武装力量,另一股则是由哈夫塔尔领导的利比亚国民军。这两股力量相互对抗,争夺对国家的控制权。

在此期间,土耳其介入了利比亚内战,并积极支持民族团结政府的行动。土耳其不仅派遣了雇佣兵,还动用了无人机来支援民族团结政府对抗利比亚国民军。据报道,去年3月,利比亚战场上出现了全球首次记录下的无人机自主猎杀目标的事件。当时,土耳其的一架“卡古-2”四旋翼无人机在无人操控的情况下发射导弹,击毙了一名利比亚国民军士兵。这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争议,联合国甚至对此进行了专项调查。

针对此事,当地时间5月31日,俄罗斯著名的无人机作战专家丹尼斯·费杜季诺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无人机自主决定猎杀目标的技术层面已经实现。只要地面操作员将预设参数输入到无人机的作战系统中,无人机就能够自主识别并攻击目标。费杜季诺夫认为,虽然这种方式提高了无人机的作战效率,但同时也带来了道德上的争议。他认为,土耳其的做法开启了“潘多拉魔盒”。

自无人机投入战场以来,它们展现了强大的生存能力、较长的续航时间和能够执行高风险任务的优势,成为执行侦察和快速打击任务的理想选择。然而,随着无人机使用频率的增加,相关争议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当无人机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它们不仅挑战了现有的法律法规,还触及了人类伦理和道德底线。

具备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机可以长时间监控特定区域,并在目标出现时立即自主识别和追踪。在无需人工指令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自主执行猎杀任务。一些军事专家指出,尽管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但仍存在缺陷,无法完全取代人类判断。一旦人工智能系统误判,可能会导致无辜平民被误伤。

军事专家还指出,当前无人机尚不具备完全区分武装人员和平民的能力,也没有权利决定生死。因此,无人机自主猎杀行为违反了《国际人道法》。亟需国际社会完善无人机使用规则,从法律层面禁止无人机自主猎杀行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Peak_Events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潘多拉土耳其无人机猎杀境外盒子出击自主左右打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