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9点55分,北迁的象群正式进入昆明市区域。象群从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的老光箐村北侧出发,向北移动,进入了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为了更好地管理象群的迁徙,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协调了一支无人机监测团队、应急处理团队和亚洲象专家,提前判断并通知迁移路线,指导当地全面部署防御措施,确保人象安全。
昆明市和晋宁区迅速启动应急预案,12架无人机持续监测象群动向,全面部署防御措施。同时,紧急调动渣土车,封锁周边道路,迅速疏散群众,并采用食物引导的方法来确保人象的安全。玉溪市也加强了监测力度,落实了各项防控措施,以应对象群可能折返带来的安全风险。
6月3日晚,潇湘晨报记者抵达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负责监测象群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跟踪象群大约八九天,象群从峨山县一路向北迁移。主要通过无人机监控来追踪象群,并利用投放食物和封闭部分道路的方式来引导象群。
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实行轮班制度,利用无人机监控象群的动态,始终保持一定距离,即使在夜间也会启用无人机的红外感应功能。工作人员指出,虽然有时象群可能会突然消失一段时间,但很快就会再次出现,整个过程都在可控范围内。6月3日,象群已经离开双河乡的料草坝村。
料草坝村的一位居民提供了一段视频,显示15头亚洲象曾在该村附近的一座高地上进食。这15头北迁的象群包括9头成年象、3头亚成体象和3头小象。
记者走访发现,料草坝村南部属于玉溪市,而北部则属于晋宁区和安宁市,距离晋宁城区约40公里,需途经宝夕公路。
记者沿着宝夕公路驾车前往料草坝村,在离料草坝村几公里的地方,已被交警设卡。交警表示,目前料草坝方向只允许车辆驶出,不允许驶入。在卡口处的空地上,聚集了多辆渣土车,据称这些车辆是用来阻止大象进入城市。
据了解,昆明市晋宁区已经提前做好预警防范准备,不仅安排专人值守、设置路障,还通过乡村广播通知村民将家中的粮食转移至安全地点,禁止放置在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