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近的一份联合国委外报告,2020年利比亚内战期间,有一架军用无人机疑似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自主发起攻击。尽管专家们对此仍有争议,但这一事件引发了对科幻电影情节是否会成真的联想。
《纽约时报》报道,这份报告将该无人机描述为“致命自主武器系统”,它由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政府军使用,由人工智能驱动,目的是追杀逃离火箭攻击的敌方民兵。
报告提到,敌方民兵遭到无人空战平台或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追踪,并被远程操控的无人机攻击。不过,报告并未提及是否有人因此伤亡。
报告指出,这种武器系统“能够在操作员与武器之间没有任何指令连接的情况下发动攻击,实际上具备了‘发射后不管’和自主搜索的能力”。
这份报告由一个独立专家小组撰写,并提交给一个联合国制裁委员会审议,联合国本身未对该报告发表评论。
报告称,当时是一架名为Kargu-2的无人机在追杀试图逃离的士兵。Kargu-2是由土耳其军火企业STM开发的。
报告还提到:“士兵撤离过程中,持续受到无人空战平台和致命自主武器系统的干扰。”该报告由联合国利比亚专家小组于去年3月发布,共548页,对此次无人机自主攻击的简要描述直到上个月才被一些非营利组织披露。
然而,专家们对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看法不一。马里兰大学研究无人机作战和恐怖主义的专家扎卡里·凯伦伯恩表示,这份报告暗示这是首次出现具有人工智能能力的武器系统,能够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自主搜索并攻击目标。
凯伦伯恩说:“可以确定的是,这架无人机确实参与了冲突,但不确定的是它是否获得了自主选择目标和行动的许可。这份报告更多的是暗示性的,而不是明确的。”
欧洲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乌尔丽克·弗兰克表示,报告并没有详细说明无人机是如何自主行动的,也没有说明当时有多少人在监控或控制无人机,更没有说明造成了什么样的具体影响。
弗兰克指出,报告提到Kargu-2无人机和其他巡飞弹药一起攻击车队和撤退的士兵。她解释说,巡飞弹药是一种较为简单的自动武器,可以在一个区域内盘旋后再攻击目标,在之前的冲突中已经使用过。
她说:“巡飞弹药并不是新事物,而发现这些系统具有相当程度的自主性也并非首次。很难界定武器的自主程度,甚至定义什么是‘自主’都很困难。我知道有几个巡飞弹药的制造商声称他们的系统可以自主操作。”
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麦卡利斯特学院教授詹姆斯·道兹表示,这份报告显示,国际社会加强规范这类武器的努力正在失败,这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趋势。“各国大量投资军事,使得自主武器系统变得不可避免。”
人权观察组织军控倡议主任玛丽·沃拉姆认为:“巡飞弹药凸显出人类操控和判断生死的能力正在减弱,这种现象可能已经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