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员工关金萍等人在220千伏螺丝岗变电站运用无人机进行红外测温和设备巡视。这是安徽电网首批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变电站之一,此举将显著提升夏季供电的稳定性。
在关金萍熟练的操作下,无人机平稳升空,沿着预先设定的航线穿梭于变电站内。每到一个检查点,无人机都会停留片刻,通过镜头细致观察设备状态。与此同时,显示屏上清晰地显示出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目前主变压器开关接头的温度为40.5摄氏度,与环境温度相比温差不到10K,设备运行正常。”关金萍解释道。
通过定期的红外测温巡视及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潜在问题。目前,合肥市郊共有127座变电站,若采用传统的人工逐站测量和判断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工作量也极大。因此,合肥供电公司与相关单位合作,推动无人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与传统电力运维工作的深度融合。
220千伏螺丝岗、游乐变电站等四个变电站成为首批采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试点。经过现场勘察,电力部门创建了三维模型,并综合考虑无人机与设备的安全距离、巡视精度等因素,设定了约300个巡视点。运维人员只需简单操作,携带高分辨率可见光和红外镜头的无人机就能在40分钟内完成全站设备的测温巡视,比人工巡视时间缩短了数倍。巡视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将收集的数据和图像上传至“合肥供电红外检测系统”,一旦发现设备温度异常等情况,系统将立即报警。
据透露,该公司计划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无人机巡检范围,争取年内实现合肥城区21座220千伏关键变电站的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