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摄影、地理测绘、灾祸救援……随着无人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其在航道维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日,长江调关航道处成功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航道运行调度处理工作中,在实际操作中验证了无人机技术在延长航标报警处理时间、提升处理质量和降低油料消耗等方面的效果显著。
当天,长江荆州航道处值班室接到调关矶头红浮航标的报警处理任务,报警处理级别为超时报警二级二类,要求在两小时内通过综合手段确认航标助航功能是否正常。
长江调关航道处在收到调度处理指令后,立即利用数字航道软件查看与调关矶头红浮的距离,发现距离约为1300米,这一距离在无人机的有效飞行范围内。于是,他们决定采用无人机进行航标巡检,判断航标助航功能是否正常。技术人员将辖区航标坐标信息导入无人机导航软件,规划好航线后,无人机自动飞往调关矶头红浮位置进行拍照。通过无人机回传的图像信息,不到5分钟就确认了该航标助航功能正常。
无人机与船艇相比,具有体积小、视野广、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而且不受水流条件限制,能够快速了解航标状况,提升报警调度处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