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无人机再次冒充民航客机抵近中国沿海,目的是什么呢?
作者头像
  • 新智造
  • 2021-06-27 18:59:06 6

根据我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平台发布的消息,6月16日,美军进行了多项侦察活动。其中,一架RC-135U电子侦察机飞往黄海和东海,一架E-3B预警机和一架MQ-4C无人侦察机则在东海活动,另一架RC-135W电子侦察机则前往南海执行任务。在这几架飞机中,表现最为恶劣的是MQ-4C无人侦察机。该机在进入东海空域后,使用了虚假的识别码249249,而非其实际识别码AE5C76。美军使用虚假识别码的做法已经变得常态化,自2020年初以来,这一行为已屡见不鲜。

尽管这些美军飞机没有侵犯中国领空,但它们进入了中国的空中识别区。过去几年中,美军在侦察活动中经常使用民用客机的识别码,试图使民航系统误认为这些是外国客机。这种做法显然是多余的,因为美军完全可以关闭应答器,却偏偏选择使用虚假识别码。美军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美军采取这种做法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这是为了保障侦察过程的安全。由于中国周边空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美军不公开真实位置可以避免与其他航班发生碰撞。其次,这种伪装可以使得侦察行动更加顺利。许多美军侦察机的外观与某些客机相似,因此很容易混入民用客机队伍。如果假冒其他同型号客机的识别码,美军就可以轻易地瞒天过海。通常情况下,一旦侦察机进入他国海域,就会受到严密监控,因此美军这么做也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情报。

利用虚假民用识别码进行伪装侦察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公约,对航线上的其他正常客机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历史上,也曾因这种事件导致惨痛教训。例如,1983年9月1日凌晨,大韩航空007号航班误入前苏联领空,被苏联防空系统误认为是美军侦察机,最终被击落,机上269人全部遇难。

据环球网报道,针对美军频繁进行伪装侦察的行为,我国外交部曾做出正式回应,但美军依然我行我素,未作出任何改变。

实际上,每次美军使用虚假识别码在我周边进行侦察时,总能被识别出来,就像此次MQ-4C无人机一样,其飞行轨迹和识别码变化时间都在我军的掌控之中。这表明美军明白这样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即中方随时可以让美军陷入被动境地。

此外,美军接近我国领空进行侦察,实际上是一种双向侦察行为。我国的雷达网络和电子信号侦察系统也在收集这些军机的雷达反射特征和电子信号特征。这些数据在战时将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的防空系统和战斗机更容易地远程发现和追踪美军飞机。

在当前阶段,对于美军未侵犯我国领空的侦察活动,我们难以作出强烈反应。但对于美军使用虚假识别码假冒民航客机的行为,我们可以加大揭露和批评的力度,让全世界知晓美军的不当行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新智造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抵近无人机客机冒充民航中国沿海美军目的再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