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中国科技企业,对美国而言始终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存在。这家公司在面对美国一次次的严厉调查和制裁时,依然屡次化险为夷,从零开始成长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这家公司就是大疆,专注于消费级无人机领域的企业。
近期,大疆的两款无人机再次顺利通过美国国防部的审核。它是如何做到的?又是如何以“中国制造”的身份,突破美国“实体清单”设置的障碍,实现逆袭的呢?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大疆是如何从受打压状态成长为全球霸主的。2018年6月15日,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随之爆发。随后,美国又开启了科技战,并在2019年5月15日公布了臭名昭著的“实体清单”,将许多中国科技企业纳入其中。华为和中兴等中国科技巨头首当其冲。
2018年8月30日,一家隶属于中国企业的美国子公司因某些原因对大疆发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侵权投诉,并启动了337项针对大疆的调查。2019年10月31日,美国再次以“网络安全”为由,要求联邦土地和资源管理部门停飞所有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其中大部分无人机出自大疆。
2020年1月13日,《金融时报》报道,由于华盛顿对来自中国的科技产品感到担忧,下令外交部永久停飞大约1000架中国制造的无人机。然而,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报告显示,美国和加拿大使用的无人机中有80%来自大疆。即使美国外交部的无人机机队中也有121架大疆无人机。
一旦美国决定全面禁止使用大疆无人机,美国各部门将面临严重的无人机短缺问题。尽管如此,美国当局仍执意停飞所有中国无人机,其中包括大疆。这时,大疆无人机成为了美国政府部门的“忌讳品”,即使拥有也无法使用。
然而,在大疆无人机面临危机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森林大火却成了转机。2020年9月8日,俄勒冈州爆发了大规模山火,导致大量居民被迫撤离。由于美国当局禁止各州的林业部门和消防部门使用大疆无人机,导致火情难以控制。迫于形势,美国当局最终解除了对大疆无人机的所有限制禁令,允许各部门重新启用大疆无人机,从而有效控制了火势。
尽管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广受欢迎,但美国当局仍对其展开调查,怀疑其存在恶意代码或恶意意图。然而,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二级准尉亚当·普拉特对此保持沉默,拒绝置评。实际上,大疆无人机已经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审查和批准。美国当局迟迟不愿公开调查结果,是因为他们还想寻找理由重新禁用大疆无人机,但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
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市场取得成功的秘诀在于三个方面:低价、专利壁垒和个性化定制。大疆无人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卓越的技术优势迅速占领市场。此外,大疆还构建了强大的专利壁垒,使得其他公司难以进入。最后,大疆无人机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地位。
大疆无人机不仅限于娱乐用途,还广泛应用于农业、气象、森林防火等领域。大疆无人机的多功能性和专业性使其成为各行业不可或缺的专业助手,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无人机领域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