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报道,以色列成功运用机载高能激光器击落了无人机,这项技术未来可能在以军中广泛应用。据报道,机载激光武器系统在大约一公里外击落了无人机,将来该激光武器的有效射程有望达到十公里,主要用于应对敌方发射的火箭弹、迫击炮弹和无人机。
自激光问世以来,它一直被视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武器。作为一种定向能武器,激光通过发射以每秒30万公里速度传播的光束来直接摧毁目标。相比传统武器,激光在射速、射击精度以及抗电磁干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然而,激光武器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尤其是受到大气环境影响较大,在极端天气条件下几乎无法正常工作。作为高精度武器,激光武器对元器件的要求非常高,这对其制造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激光武器也被视为国家科技实力的象征。
以色列开发机载激光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频繁来袭的火箭弹、导弹和迫击炮。为对抗敌方的冷枪冷炮活动,以色列投入巨资开发了“铁穹”系统。然而,实战证明,“铁穹”系统并非万能,在面对传统武器时仍存在缺陷。
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以色列面临的防空压力增大,这个面积较小的国家亟需建立完善的国土防空系统。机载激光武器的应用,可以弥补以色列现有防空系统如“铁穹”、“大卫投石器”和“箭式导弹”的不足,提高整体防御能力。
凭借以色列的研发实力,可以预见其在激光武器领域还将取得重大突破。在未来特定环境下,如巴以冲突期间,以色列可能会构建从地面到空中的全方位激光武器防空网络,替代人力不足和成本高昂的传统防空导弹。以色列的空防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反应速度和防御精准度也将有所提升。激光武器很可能在以色列得到大量实战检验,这也是以色列积极研发激光武器的主要驱动力。
目前,无人机已成为空袭和空战的关键工具,对传统军事行动和作战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陆军甚至将无人机视为最具破坏性的空中威胁之一。在应对无人机的问题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激光技术,竞相研发激光武器。
美国早已进行了激光击落无人机的试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的“雅典娜”激光武器系统在实验中多次成功击落无人机,该系统对来袭火箭弹和炮弹也有较强的毁伤作用。美国不仅在陆基和舰载激光武器研发方面不遗余力,还吸引了波音、雷神等著名军工企业参与激光武器项目,各类安装在军舰、战车和飞行器上的激光武器层出不穷。
美国还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提出用低成本激光武器替代导弹,开启了激光反导和反炮弹的新模式。长期处于和平状态下的以色列,也因此受到了启发,加速推进激光武器的研发。
随着无人机集群战术的普及,激光武器的作用将更加显著。昂贵的防空导弹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负担得起的,即使是财力雄厚的以色列,在巴以冲突中也感到捉襟见肘。用数十万美元的导弹去打击廉价的火箭弹,显然不合算。
传统防空导弹的性价比逐渐下降,在未来可能会更多用于对付高价值目标,如战斗机和战略轰炸机。而对抗无人机和传统炮弹的任务,则可能更多由激光武器承担。
当然,激光武器目前还不完全成熟,大规模装备激光武器也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人员培训和资金投入等。这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另外,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是万能的,激光武器也不例外。
以色列开发的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的效果如何,还需在实战中进一步验证。目前,以色列只是在实验中取得了初步成果,要实现大规模装备并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满足许多前提条件。此次以色列测试的激光器原型机安装在一架民用飞机上,那么对这种民用飞机本身的防护能力也需要考虑。
一个可行的选择是,通过无人机搭载激光武器,实现无人机反无人机。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类仍然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先进的武器无法取代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