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湖北电力:运用无人机“智慧运检”提升输电线路运维质效
作者头像
  • 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基地
  • 2021-07-03 08:58:43 10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近日举办了一场无人机智能巡检比赛,展示了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重要作用。参赛队员们正在仔细检查无人机的各项功能。

“这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无人机带来的巨大变化。我们负责的73公里长线路,需要进行线路验收和通道排查,以前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却大大缩短了!”6月25日,在陕西至湖北特高压配套送出工程——500千伏武汉至大吉建设现场,国网湖北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运检四班班长李季群感慨道。

短短11天内,来自该检修中心的“高空”团队利用人机协作的方式,借助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完成了武吉一二回共189基杆塔的验收工作。“这种M600型无人机配备的激光雷达精度达到厘米级,建模精度非常高。当飞机降落后,可以全方位捕捉80米范围内3D影像,配合地面验收人员,能够快速发现新线路的缺陷。”无人机班副班长刘兴东说。

此外,国网云梦供电公司也利用无人机对跨河线路进行了巡视,检查设备受灾情况。现场人员一边操作无人机进行激光扫描,一边在电脑上构建通道模型,根据模型反馈的结果来提高工作效率。这是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运用无人机进行“智慧运维”的一个实例。

自今年4月以来,国网湖北电力实施了《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检适用化提升工作方案》,计划在2021年底前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的“三化”目标(管理规范化、作业智能化、业务数字化),打造全国领先的无人机自主巡检示范单位。公司致力于从“以人工为主”向“少人作业、无人作业”转变,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自主巡检的效果,促进输电设备管理升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方面,国网湖北电力加快图像缺陷样本库的建设,开展算法模型评估,进一步提升无人机巡检图像缺陷智能识别的能力。持续完善无人机巡检可见光图像样本库,年内为国网机巡缺陷样本库提供超过10万张样本图片,启动红外图像样本库建设。公司有针对性地补充发生频率高、安全风险大、算法识别效果差的缺陷样本数量,确保各种缺陷样本数量充足。同时进行缺陷图像采集和样本标注工作,建立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地区的缺陷样本子库,每月抽查样本质量并定期通报,确保满足算法训练的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推动输电巡检模式的转变,扩大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应用范围,实现无人机自主巡检模式的变革,全面提升输电运维效率。加大输电线路点云模型建设和应用力度,统一无人机自主巡检航线格式,建立标准化自主巡检航线库,确保省、市级航线的一致管理和共享。公司还扩大无人机的使用范围,推动无人机带电检测(红外、X光)的大规模应用,深入无人机辅助带电检修,提升线路检测检修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国网湖北电力设备部技术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重点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水平高的地市公司建设国内领先的无人机自主巡检示范单位,制定示范单位建设标准,推动无人机自主巡检的“三化”建设。下一步,还将全面总结示范单位的经验,提炼典型做法,总结无人机自主巡检的应用经验并全面推广。

目前,公司对示范单位进行达标评价,示范单位一线班组人员取证率不低于90%,所有无人机操作人员都具备相应资质,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适航区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率不低于70%(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全覆盖),110千伏及以上线路缺陷图像识别发现率不低于85%(220千伏及以上线路全覆盖),实现无人机巡检自主作业、数据智能分析、业务线上管控。(张珮琨 王永安 刘兴东)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芯华集成电路人才基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输电湖北运用提升智慧线路电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