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河长可应用无人机巡查偏远河段
作者头像
  • 罗慧玲
  • 2021-07-08 07:00:27 5

为深化推进河长制湖长制,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制定了《广州市河长湖长巡查河湖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旨在推行差异化的河湖巡查,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意见》明确指出,河长和湖长需要对全市的河道、河涌、湖泊、水库及小微水体进行七类巡查,确保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这七类巡查内容包括:

垃圾清理 检查水面是否有漂浮物,河底是否有污泥或垃圾淤积,以及河湖管理范围内是否存在倾倒垃圾、余泥渣土或堆放建筑废弃物的行为。

违规建设 核查河湖管理范围内是否存在违法建设、违法堆场、违法施工、违法采砂、取土、排放黄泥水等行为,以及河湖两岸通道是否畅通。

水质监测 监控水体的颜色是否异常、是否有黑臭现象、是否存在富营养化、底泥黑臭上翻或水生生物死亡等情况,以及是否有外来入侵物种。

污染源排查 检查工业污染源,如村级规模以上工业园区的企业是否排放工业废水,工业废渣是否随雨水流入河湖或市政管网。同时,也要关注农业污染,比如河湖管理范围内是否有非法养殖畜禽、鱼类,养殖场废水废物、鱼塘水、农贸市场污水是否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河湖或市政管网。此外,还要排查“散乱”污染源,如小企业、工业摊点、餐饮业、农家乐等是否违法排放生活污水,废弃物是否倒入河湖或市政管网。

设施安全 检查河长湖长公示牌、安全警示牌等标识牌是否规范设置,是否存在污损或缺失情况,管线是否规整有序,河湖的堤岸、栏杆、沿河道路等建筑及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河湖管理范围内是否存在违章施工。

排水系统 检查排水管道设备是否出现破损或功能缺失,导致污水排放、渗透或溢流,以及排水口(包括雨水口、污水口、合流口)是否出现晴天溢流或雨天有异色水体流出等情况。

其他问题 关注其他可能影响河湖水质、安全和环境的问题。

预警机制 《意见》还设置了预警机制,将河湖巡查预警分为通报预警、水质预警和问题预警,预警级别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如果某个河湖被国家、省、市级部门通报批评或被市级以上媒体曝光严重问题,则该河湖将立即启动红色预警。

市河长办会根据河湖水质监测数据和相关标准发布预警情况。水质评价为Ⅴ类的河湖将在次月启动黄色预警,水质评价为劣Ⅴ类的河湖将在次月启动橙色预警,水质评价为“黑臭”的河湖则将在次月启动红色预警。

一旦启动红色预警,区级河长每月需至少巡查一次预警河湖,镇街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查五次,村居级河长和河段长每旬至少巡查五次。

无人机辅助巡查 《意见》还规定了各级河湖长的巡查要求,原则上每次巡查时间不少于10分钟,行程不少于1公里。河长通常需要亲自执行巡查任务,但如果因工作繁忙无法按时巡查,可以委托河长助理代替。河长助理需要熟悉责任河湖的情况、巡查内容、记录成绩处理等要求,并通过河长APP在线记录巡查情况。对于难以通行的偏远、险峻地带且水质良好的河段,河长可以使用无人机等辅助设备进行巡查工作。此外,河长召集会议讨论和解决河湖问题、现场处理河湖违建或污染源等问题,也被视为巡查的一部分,可以在河长APP中的“巡河多样化”功能中上报情况。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罗慧玲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河段巡查偏远广州应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