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夺岛演练到院校实际,无人机、无人战车正在改写和平新形式
作者头像
  • 程程
  • 2021-07-10 10:41:00 10

去年,高加索地区的阿亚两国之间的无人机大战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纷纷探讨这种改变了战争模式的新战术是否有效,实战表明无人机确实主导了战争的胜负。而在我国,作为无人机制造大国,我们拥有众多先进的无人机型号。当外界仍在思考如何将无人装备无缝整合到实战中时,我们已经从夺岛演练转向了院校的实际应用。

最近,陆军边海防学院组织了一场智能化无人实兵实弹演练,其中包括无人战车和无人机蜂群。虽然这种场景并不罕见,但背景有所不同。先前这些装备主要用于夺岛演习,而现在它们直接应用于院校训练,这表明无人装备正在重塑战争的新格局。

新型“山猫”突击车与无人战车一起向敌方纵深推进。无人战车既能提供火力压制,也能保护士兵,引导他们向纵深推进。随着人工智能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无人战车既可自主行动,也可由后方操控。从视频中可以看到,无人战车在后方引导并担任火力压制任务。传统作战中,步兵冲锋在前,但现在坦克驾驶员可以在后方远程操控。如果不注意细节,这种操作甚至让人感觉像在玩游戏,现代装备对传统战术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除了无人战车冲锋在前,大量的无人机组成的蜂群也从多个方向对敌人实施空中打击。随着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应用,反无人机战术和装备也随之兴起。然而,“蜂群”战术凭借其数量优势,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

实际上,这只是一个规模较小的院校演练,更多是让无人装备的战术从理论走向实践。早在之前的三军联合立体渡海登陆演习中,就已经展示了高科技的夺岛作战场景。此次演习在东南海域上演,亮点颇多,因为它更加贴近实战,从清晨开始,增加了夜间科目的难度和风险。演习中,多支新锐作战力量参与其中,旨在提升立体攻防和全域突击登陆作战能力。演练中出现了多种无人作战单位,包括传统的无人机和非常科幻的无人破障艇、无人支援战车和无人弹药车。特别是无人支援战车,被戏称为“战俘接收车”,因为车尾还装有一个铁架子。

无人装备在实战中的作用已经明确,可以按作战顺序简要说明。首先,侦查突击队员秘密登陆,除了传统的目视侦察外,还会使用手势式无人侦察机收集敌方火力配置等信息并迅速传回后方。然后,在精确引导下,火力打击群进行突袭,精准覆盖并压制敌方火力点。手势式小型无人机隐蔽性强,动静小,使侦查员能在较安全的距离内完成任务。

例如,参照彩虹802装备的可见光和红外侦察设备,该设备航程可达125公里(遥控距离3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为90公里/小时。操作简便,实战中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组装,几乎随时随地都能投入使用。

首轮精准火力压制后,借助一体化指挥系统平台,无人破障艇启动并发挥作用。实战中,这种破障艇针对海滩障碍物,如沉底锚雷、浮雷和三角锥等,通过大面积抛洒爆炸物迅速开辟通道,场面相当壮观。无人破障艇的应用显著降低了人员伤亡,提高了效率。

海面作业完成后,陆军正式登陆,这时另一款无人装备神器登场,即无人火力支援车。它伴随步兵突击前进,必要时可提供火力压制掩护。参考之前出现过的同类战车,无人火力支援车的最大行驶速度可达120公里/小时,装备有反坦克导弹和大口径机枪,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能够替代作战人员在危险区域执行任务。

这种车辆集火力和机动性于一体,使士兵可以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推进。实战中,传统步兵跟随一群无人战车协同突击,遇到火力点时直接由无人战车解决,如果遇到敌人还可以承担战俘接收任务,直接拉在后面铁架子上带走。

战场上的消耗最大的是弹药,及时补充是关键问题。近年来,一些科幻产品如机械狗背负弹药和无人机垂直补给等得到了关注。然而,在演习中,我们还发现了一款步兵的好帮手——无人弹药车。这种车辆体型适中,承重和越障能力良好,协同跟进使士兵几乎可以实现“无限弹药”攻击。

当世界还在惊叹无人机对战带来的变革时,解放军已经悄无声息地装备了大量的无人装备。通过实战演练和院校训练,已经探索出一套完整的战场应用模式。以夺岛登陆作战为例,未来战场上将通过无人机快速定位,随后进行精准火力压制,并由无人战车协同登陆。在这种不对称优势下,尽量减少人员伤亡,无人军团将成为未来作战的新模式之一。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程程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战车演练改写无人和平实际形式院校正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