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能秒杀无人机吗?美国“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末尾实战测试
作者头像
  • 陈妮
  • 2021-07-16 08:30:10 10

据美国《防务旧事》周刊网站报道,美国陆军近期对其“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DE M-SHORAD)进行了首次实战测试。该系统以“斯特瑞克”轮式装甲车为基础,配备了高能激光炮、车载雷达和火控系统,旨在打击迫击炮弹和中小型无人机。

激光炮的发展

激光炮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束对目标进行硬摧毁的高科技武器。尽管被称为“炮”,但它与传统火炮有很大的不同。激光发射时没有后坐力,激光束以光速直线射出,射击快速移动的目标时不需要提前量或考虑弹道弯曲的问题。其杀伤机制是通过高能激光束照射目标表面,使局部温度迅速升高,从而破坏目标的局部结构强度。如果目标本身是高速运动的,局部结构强度的大幅下降会导致其在气动力作用下解体坠毁。

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各种激光炮项目虽有进展,但未能取得实际成果,主要原因是难以解决激光炮的功率重量比问题。例如,美军的ABL机载激光炮使用的是兆瓦级连续氧碘化学激光器,由六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重达3吨。再加上配套的仪器和控制系统,只有大型飞机如波音747-400F货机能承载得起。

激光炮的实用化

真正推动激光炮走向实用化的,是半导体和光纤激光技术的进步。尽管单个半导体激光器的功率有限,但通过光纤合成阵列技术,可以将成千上万的半导体激光器同时工作,合成出高功率激光束。例如,美国海军主导的LaWS光纤激光炮已经达到了数十千瓦的功率,并正在向100千瓦的目标迈进,以期望能拦截10多千米外的小型无人机。

在“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项目中,尽管直到2019年才确定科尔德技术公司为主承包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雷锡恩公司为分包商,但由于系统载具和50千瓦级的高能激光炮都是成熟的产品,无需重新开发,只需要解决系统集成问题,因此该项目属于典型的“短平快”项目。

“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的轮式平台上的雷达可以探测到8千米外的无人机,然后通过车载火控系统锁定和追踪无人机,最后发射高能激光束摧毁无人机。该系统还可以探测并摧毁迫击炮弹和远程火箭弹。如果该项目成功,将为部署在冲突前线的美军步兵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应对小型无人机带来的新威胁。

实际效能的质疑

尽管“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项目进展迅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武器已经完全成熟。激光武器在发现目标、识别目标、锁定目标和攻击目标的过程中,与其他武器一样面临相同的问题。在其他作战环节没有重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激光武器的拦截窗口时间并没有显著增加。

虽然激光束的速度接近光速,只要瞄准准确,从发射到命中目标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激光束需要在目标特定区域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能产生足够的热效应来摧毁目标。据报道,60千瓦级的激光炮需要持续照射5秒左右才能使小型商用无人机起火损毁。而“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所搭载的50千瓦级激光炮摧毁相同目标所需时间会更长。考虑到该系统在最佳情况下对小型无人机的探测距离仅为8千米左右,实际拦截距离可能更近,因此其多目标拦截能力可能不如预期。

此外,美军所谓的“实战测试”使用的只是商用小型无人机,最多只能模拟“恐怖组织”或游击队级别的骚扰。正规战场上的军用无人机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还会采取电磁干扰、恶劣天气等多种手段削弱激光近防武器的效果。因此,“机动式激光远程防空系统”在正规战场上的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验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陈妮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末尾防空美国机动实战激光远程测试系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