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无人机的普及,人们逐渐体验到了从“上帝视角”观察世界的乐趣。然而,无人机的功能不仅限于拍照摄影、空中表演和浪漫制造。实际上,无人机的应用方向分为消费级、军用级和工业级三大类。消费级无人机主要在深圳的企业中制造,而军用级无人机则由北京的研发单位主导。这些应用在国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格局,被头部企业占据。
在测绘、快递物流、电力巡检、环境保护、农业监测和植保等领域,工业级无人机能够显著替代人工操作。例如,成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包括工业无人机在内的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新经济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李小燕接受了四川在线的采访,解读了工业无人机2.0时代的到来。
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李小燕接受了四川在线的专访。
四川在线:纵横无人机是如何进入公众视野并在行业内获得话语权的?
李小燕:公司成立初期专注于飞控系统研发,直到2015年,公司推出了国内首款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CW大鹏系列,从而改变了工业无人机的市场格局,确立了工业无人机的标准形态。
CW大鹏系列无人机解决了传统固定翼无人机起降复杂、需要跑道且成本高昂的问题。其中,CW-007大鹏填补了国内轻量化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空白,CW-30大鹏则交付给国家地震局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发布了CW-10C 1:500免像控无人机航测系统。至此,纵横大鹏无人机进入了大众视野。
四川在线:目前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如何?
李小燕:2015年至2020年,公司完成了工业无人机1.0时代的建设。在此之前,工业无人机的应用相对较少。2019年,中国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零部件市场规模达到5.12亿元,占无人机零部件市场的10.12%。在这一细分市场中,我们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位居第一。此外,公司在整个工业无人机零部件市场中占比5.4%,仅次于大疆创新,排名第二。
去年2月10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首家以IPO方式登陆A股市场的无人机零部件系统制造公司。
四川在线:CW-15大鹏机型的推出标志着工业无人机进入2.0时代,如何定义这个“2.0”时代?
李小燕:1.0时代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在过去五年里,公司累计销售了2000多架无人机,拥有1500多个客户,累计飞行时间接近30万小时。但要实现智能化、平台化和工具化的目标,还需要进一步努力。2.0时代的主要特征就是智能化、平台化和工具化。
借助5G、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3月29日,纵横股份正式发布了CW-15二代无人机,标志着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式进入2.0时代。CW-15二代配备了前视和下视毫米波雷达,可在降落、巡航和降落过程中实时感知障碍物,并通过智能避障算法动态规划飞行路径。此外,合作伙伴可以在无人机平台上集成各种负载和特殊用途软件,实现二次开发,推动“无人机+”的应用。
四川在线:公司在研项目有哪些?成都的产业环境对工业无人机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
李小燕:公司当前正在研发的小型多旋翼工业无人机系统、纯电池驱动的大鹏CW-25无人机平台、基于国产化芯片的一体化飞控航电系统、氢燃料电池驱动的大鹏CW-25无人机平台、大鹏CW-40无人机系统等。
成都的航空航天产业基础雄厚,无人机产业作为ICT赋能航空航天产业的重要成果,得到了快速发展。成都的电子、软件和材料产业链配套完善,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五年,纵横股份将继续巩固工业无人机2.0的地位,致力于成为工业无人机领域的领导者和探索者。
四川在线:公司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来实现航空报国?
李小燕:公司创始人任斌曾是一名军人,因此公司非常重视党建工作。公司秉持“技术创新、航空质量和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通过实际行动实现航空报国。
公司党支部书记由无人机总设计师王利光博士担任。我们认为,通过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和建设,可以增强民营企业的文化凝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