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民用无人机市场迅速崛起,产值从44.7亿元快速增长至289.9亿元。大疆作为行业领头羊,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且其产品还销往全球多个国家,被广泛应用于警察和军队的侦察和攻击任务中。
目前,全球民用无人机前十强中有七家来自中国,而美国仅有两家上榜。这一现象引起了美国的担忧,他们不希望中国的无人机占领美国市场。2018年,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国防部出于对网络安全的考虑,开始限制美国军队使用中国无人机。尽管如此,美国海军和空军仍在2018年和2019年间花费数十万美元购买大疆无人机。为此,国防部高层发布了关于中国无人机数据安全的调查报告,警告美军停用现有的大疆无人机,并在未来不再采购中国生产的无人机。这使得许多依赖中国无人机的政府机构和军队部门陷入了设备短缺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国防部启动了一个名为“蓝色无人机”的项目,旨在寻找中国无人机的替代品。该项目耗资数百万美元,但根据英国媒体的报道,美国政府部门对这些国产无人机的体验相当糟糕。文件显示,“蓝色无人机”项目的产品在性能上远逊于中国无人机,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且价格昂贵,约为中国无人机的8到14倍。
尽管如此,美军内部对这些国产无人机的评价相对较高,因为他们在执行任务时的要求相对简单。美国政府有一支专门负责救灾的无人机队伍,需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因此对无人机的性能要求较高。尽管市场上存在其他品牌,但它们的功能和价格都不如中国无人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国防部会投入大量资源开发“蓝色无人机”项目的原因。
有人质疑,既然美国科技如此先进,为何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无人机?事实上,无人机的研发和制造涉及多种复杂的零部件和技术,包括集成电路、飞控软件、小型发动机、光学摄像头等。而美国近年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制造业的空心化,资本大量转向金融等虚拟产业,导致制造业的成本增加和竞争力下降。这使得美国在一些低端制造业领域,如无人机制造,落后于中国等国家。
随着美国制造业的外流,类似的问题可能会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