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通用航空业发展相对滞后的背景下,一所中国大学竟然拥有了自己的通用机场,专门用于测试各类无人机。这所大学到底是什么地方呢?这里提供一些线索:它是中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的研发地,也是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技术和整条生产线出口的地方;在国庆60周年和建军90周年的阅兵式上,所有无人机方阵均由这所学校研发;此外,包括歼-20、运-20、AG-600、ARJ21在内的诸多明星机型的总设计师均出自该校。
这所大学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简称“西工大”)。
让我们来看看,国内首座大学自建机场的相关报道是如何描述的。
9月8日,国内首个面向全行业的专业无人机系统试验测试公共服务平台——靖边通用机场(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获得了机场使用许可证,并正式投入使用。
该机场占地5063亩,拥有5000平方公里的试验空域和一条2400米×45米的跑道。机场内设有无人机科研试验、无人机定型鉴定、无人机适航认证、无人机操作维护人才培养、无人机竞技展示、无人机会议会展、无人机科普教育、无人机应急维修和救援、无人机物流集散、通航产业拓展、无人机试验测试标准研究和无人机试验测试技术研究等十二大功能平台。
报道中还提到,未来该中心将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独特的空域和政策优势,广泛联合行业内外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推动试验设施资源共享,深化科技协同创新,致力于打造国家级“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与研究平台”,并进一步发展成为能力突出、世界一流的无人机试验测试基地和飞行服务中心。
根据以上报道,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关键信息:
信息一:该机场拥有2400米×45米的跑道,能够起降包括彩虹-5在内的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此外,5000平方公里的试验空域足够支持长航时无人机的飞行测试,甚至可以模拟和测试多型无人机在不同高度和空域中同时飞行的情况。
信息二:该测试基地不仅覆盖了无人机的前端后端全产业链,还整合了海陆空天多个维度的无人系统,为无人系统的研发与测试提供了一个综合平台。未来,这里将测试的机型可能包括“魅影”仿生太阳能无人机,以及曾在阅兵中展出的军用无人机和其他类型的无人机。
除了上述机型,这里还将测试其他应用场景下的无人系统,如CCROV水下机器人和欧卡无人环保清洁船。未来,这里还有望进行“蜂群”技术的测试,令人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