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国产无人机:风浪起兮,浪淘沙
作者头像
  • 在前线
  • 2021-09-22 12:31:17 3

谈到当前的国产无人机产业,许多人可能会担忧,激烈的竞争是否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也有不少人建议,这些无人机制造企业是否可以强强联手,共同开发出更加先进的产品。

事实上,网友们对此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正是因为这种担忧的存在,无论是无人机的研发生产方,还是相关管理部门和国内用户都在密切关注这些问题。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某些重要型号中,所谓的竞争对手有时会同时出现在研发方的名单上,一方担任总设计师,另一方则担任副总设计师。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国产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动力系统、任务载荷和控制舱等,通常都来自相同的供应商。因此,当前国产无人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并非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无人机作为新兴的技术领域,其理念、用途和使用方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仅有助于该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积累,还能通过试错不断进步。回顾国内光伏企业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历程,不难发现,这种多样化的竞争模式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过程中会有损耗和失败,但这也是筛选优质企业的必经之路。

在航展上,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动态变化。例如,WJ-700高空高速察打一体无人机,在2018年首次亮相后,至今已有显著进展。虽然它在2018年可能还只是一个设计概念,但到了今年,相信会有更多的实际成果展示。

彩虹和翼龙系列无人机之所以被视为国产察打一体无人机的典型代表,并非仅仅因为技术参数,而是因为它们的实际生产和销售情况。彩虹-4无人机的用户订单已超过200架,销售的机载精确制导弹药也接近2000枚,其中已有800多枚投入使用。这种大规模的应用和实战经验积累,对于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此外,国产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商业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资本的注入不仅为新型号的研发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促进了产能扩张和市场推广。例如,货运无人机的研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的支持,即便是在低空开放政策尚未完善的情况下,这些无人机也已经进入了市场。这表明,资本的介入为政策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总的来说,国产无人机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力远超我们的预期。目前,我国在无人机领域仍有许多空白需要填补。因此,国产无人机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前景广阔。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在前线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浪淘沙风浪国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