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挪威Prox Dynamics AS公司启动了一款当时全球最小的无人机项目——PD-100 Black Hornet(黑色大黄蜂),简称“黑蜂”。这款无人机的全长仅为16厘米,高度2.5厘米,旋翼直径10厘米,重量仅有18克。它依靠电池驱动两台微型电机,能够飞行大约20分钟,最远遥控操作距离可达1000米。
“黑蜂”微型无人机的头部安装了三个光学摄像头,其中顶部的摄像头面向正前方,中间的摄像头以45度角向下布置,底部的摄像头面向正下方。此外,它还配备了加速表、陀螺仪、气压传感器和GPS接收器等微小零部件。尽管体积小巧,但“黑蜂”具备导航、录像和悬停拍摄等功能,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提供图像和视频侦察服务,甚至能抵抗最高12米的大风。
由于其尺寸极小,“黑蜂”无人机很难被发现。在5米以外几乎听不到声音,稍远一些便难以察觉。这使得“黑蜂”特别适合单兵侦察。2016年12月,美国的FLIR公司收购了Prox Dynamics AS公司,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黑蜂3”微型无人机长度仍为16.8厘米,但重量增加到了32克。其续航时间延长至25分钟,遥控距离扩展至2000米,新增了光电传感器和热成像摄像头,能够在夜间执行监视任务。“黑蜂3”系统的价格约为19.5万美元(按2018年的汇率计算)。尽管价格昂贵,但其强大的性能使其受到多个国家军队的青睐。
早在2011年,英国陆军就采购了这款无人机用于阿富汗战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线部队反馈称,使用该无人机能够大幅减少伏击造成的伤亡。此后,包括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在内的19个国家均采购了“黑蜂3”。自2018年起,美国大量采购“黑蜂3”,令许多国家羡慕不已。
现在,中国不再需要羡慕了。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华擎创新(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展示了一款名为“蜂鸟”的超微侦察无人机,成为航展上最小的无人机之一。事实上,这款无人机早在2022年2月的第十五届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就已经首次亮相,并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蜂鸟”无人机对标的是Prox Dynamics公司的“黑蜂3”,但在性能上更加强大,价格却更为低廉。这款无人机的机身尺寸仅为火柴盒大小,却集成了上千个元器件,包括激光传感器、光流摄像头、水平摄像头、45度摄像头、热成像感应器和可拆卸电池等。其机长14.8厘米,加上尾桨长17.4厘米,主旋翼直径13厘米,高度4.6厘米,重量35克,略重于“黑蜂3”无人机,但性能更优。
“蜂鸟”无人机的四个摄像头都能实现1080p高清实时图像传输,正常情况下图像传输距离超过2公里。这款无人机由中国自主研制,具备光流定位、激光避障和热成像等多种功能,能够完成抵近侦察等任务,同时可以接入战术指挥系统,提高态势感知和情报获取能力。
“蜂鸟”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为25分钟,通信距离为2公里,且能够接入战术指挥系统。相比“黑蜂3”,“蜂鸟”无人机飞行更安全、更智能,链路功能更强大,支持1080p实时视频回传和蜂群组网技术,最多可支持16架飞机编队。这使得指挥中心可以远程实时掌握战场末端信息,提高指挥决策的精准度和效率。
“蜂鸟”无人机在军用、警用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军用方面,它适用于反伏击、反狙击手、夜袭特种作战和巷战等任务;在警用方面,可用于搜索犯罪分子藏匿地点、追击犯罪嫌疑人和搜救幸存者;在民用方面,适用于危险管道和化工库房等狭小、危险场景的巡检。
“蜂鸟”无人机的售价远低于“黑蜂3”。按照每克黄金470元计算,即使按照10倍价格计算,其售价也不过16.45万元人民币,如果是5倍价格,则售价仅8.225万元。相比之下,“黑蜂3”的价格高达130万元左右,因此“蜂鸟”无人机可谓物美价廉。总体而言,“蜂鸟”无人机综合性能更强,售价更低,应用场景更广,对于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具有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