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无人机即时配送悄然而至
作者头像
  • hj0000
  • 2022-03-16 10:00:57 9

无人机即时配送悄然兴起

无人机在物流配送领域的应用正逐渐普及,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包裹快递、防疫物资运输及外卖配送等领域。通过无人机,物流行业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在疫情封控区、复杂地形山区及城市末端配送等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无人机在新兴业态中的日均飞行时间达到了4.57万小时。这一数据表明,无人机在航拍、巡查、物流配送及城市空中交通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增多。

“无人机配送是物流配送的大势所趋。”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蓝天青年学者刘胜军表示,随着我国物流配送网络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即时配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使得无人机配送服务迎来了巨大市场前景。

刘胜军认为,对于消费者而言,无人机即时配送不仅可以提高配送效率,还能在疫情期间减少人员接触,从而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对于商户而言,无人机配送能够扩大服务范围,提升门店销售额,缓解疫情带来的影响。而对于配送员来说,无人机配送可以提高配送效率,使他们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

在物资运输压力增大、无接触配送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无人机展现出其便捷、安全、高效的配送优势。例如,中国邮政速递物流的水陆两栖无人机已成功试飞,京东发布了大型物流货运无人机,美团无人机也在深圳实现了常态化运营,为多个区域的数千户居民提供了即时配送服务。

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表示,无人机配送系统类似于一个城市低空物流网络。在实际操作中,外卖骑手负责取餐和装箱,然后将外卖送到起飞场地。无人机通过后台调度的航线自主飞行,到达目的地后自动降落。社区机场负责卸载餐箱,并将餐箱交给用户。整个过程由云端调度系统协调,无人机充当空中快递员的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机配送不仅需要“快”,更需保证“稳”。刘胜军指出,无人机的安全性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目前,无人机应用技术已经能够在无人机出现故障或意外情况时,触发自动返航操作,缓慢降落地面。即便自动返航系统发生故障,还可以通过弹出降落伞来避免坠落造成的损害。此外,完备的探测和防撞系统可以有效避免无人机在配送过程中与城市障碍物或其他无人机发生碰撞。

为了促进无人机配送的商业化落地,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至关重要。刘胜军建议,监管部门应强制无人机配送企业投保责任保险,为受损害的人员和财产提供保障。同时,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安全运营制度、程序和标准,以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无人机配送企业还需报备固定运营路线,并在变更时进行报备,以便实现信息的公开和交互,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

深圳司法局于去年10月发布的《深圳市民用无人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城市中无人机的物流配送规则。刘胜军表示,这是无人机物流配送首次出现在地方立法中,标志着法律政策开始承认无人机配送的合法性,有望从商业模式畅想进入试点落地和逐步推广实施阶段。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hj0000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无人机物流配送配送然而公里即时最后解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