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你看麦田丨无人机飞防600亩麦田,用不了一天
作者头像
  • 每日新奇
  • 2022-05-10 09:48:15 4

5月6日,记者在内黄的麦田间行走时,感受到阵阵热风迎面吹来。这里的小麦长势良好,麦穗已经长到了约10厘米。当天上午刚刚完成核酸检测的内黄县农业技术区域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武贵州正逐村指导农民进行小麦“一喷三防”和灌溉等工作。

目前正值小麦扬花灌浆期,这是小麦增产的关键阶段。武贵州和内黄的其他农业专家密切关注全县91万亩小麦的生长情况,如同照顾自己的孩子一般。

“今年春季豫北地区降水较少,扬花灌浆期需要适量灌溉,但避免大水漫灌。”在宋村乡东屯村,武贵州见到正在浇地的农民,提醒他们要控制用水量,每亩地只需使用20立方米水。过多的灌溉可能导致根系早衰和倒伏。

在高堤乡郑庄村,植保无人机正在均匀喷洒农药。郑庄村党支部书记郑关文表示,由于去年汛期降雨的影响,该村1500多亩小麦比往年晚播了近20天。但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小麦的生长状况显著改善。中央下拨专项救灾资金支持飞防作业,农户们对此非常满意,对实现夏粮丰收充满信心。

“扬花灌浆期前后是预防小麦赤霉病的重要时期,赤霉病只能预防不能治疗。”负责此次飞防作业的安阳亿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陈义解释道,“本次‘一喷三防’作业使用了杀虫剂、杀菌剂、调节剂和叶面肥,主要目的是防治小麦蚜虫,防止赤霉病、白粉病、锈病的发生,抵御干热风,增强小麦的综合抗病能力,延长灌浆期,提高千粒重。”

亿禾农业是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公开招标的飞防作业公司之一,他们共派出100架植保无人机,每天工作8小时。一架无人机一天可以覆盖500至800亩小麦。

内黄全县91万亩小麦中,政府资金免费对6个乡镇的17.5万亩晚播小麦进行了统一飞防作业。更多农民选择自行组织飞防。

楚旺镇小南洞村的种粮大户杨春林流转了600多亩土地种植小麦。他不仅自己操作飞防作业,还帮助其他农民进行飞防。他表示,自己已经从事飞防多年,目前使用的机型是“T20”。他可以在一天内完成600多亩小麦的飞防作业,同时还帮助其他农民完成了6000多亩的飞防任务。

内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振军指出,由于去年秋涝的影响,全县有64万亩小麦晚播15到20天。通过几轮科学、精准、有效的麦田管理措施,晚播小麦的长势已经接近正常水平。眼下,全县小麦麦粒已经长出一半,长势喜人。县农业农村局将继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动员群众群防群治,确保今夏获得丰收。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每日新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麦田无人机记者不了6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