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海军都在思考未来的作战模式。中国和美国也不例外,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海战策略。除了传统以航母为核心的作战模式外,无人舰艇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中美两国无人舰队在海洋上的激烈对抗。
未来海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信息。如今,军事装备的打击手段日益多样化,包括亚音速/超音速反舰导弹、潜射导弹、重型鱼雷、快速水雷和反舰弹道导弹等多种手段。面对这些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样化的攻击手段,现代防空系统很难持续抗衡。因此,关键在于如何发现敌方目标。
对于防御方来说,最佳的生存策略是隐藏自己,使进攻方无法发现其位置。一旦被发现,进攻方会在短时间内倾泻大量火力,以超出防御方防御上限的火力摧毁目标。这就是所谓的“发现即摧毁”原则,未来海战同样适用。
对于海军舰队来说,保持高机动性可以有效隐蔽自己。进攻方要想有效打击敌方舰队,就必须持续跟踪并实时更新目标位置。传统的侦察手段如卫星和侦察机虽快,但难以长期维持侦察。这时,无人舰艇因其信息化和智能化特性,便有了用武之地。
扩展舰队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论上可以增加驱逐舰数量。现代驱逐舰具备强大的空中、水面和水下信息获取能力,特别是在水下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优势。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驱逐舰不仅具备信息获取能力,还具备强大的火力输出能力;二是驱逐舰在高烈度海战中容易遭受严重损失。
因此,更适合扩展信息获取能力的舰艇应是以信息获取为主要任务的无人侦察舰。这类舰艇应具备30节以上的航速,以跟上主力舰队的机动速度,并具备长时间执行侦察任务的续航能力。此外,无人侦察舰还需配备优秀的声呐系统和雷达设备,以实现对空中、水面和水下信息的全面获取。同时,无人侦察舰还应具备低成本维护和智能化航行能力,以提高其使用效率。
无人侦察舰通常会配合以航母为核心的主力舰队一起使用。在未来的海战中,航母仍将是核心力量。通过无人侦察舰获取信息,可以限制敌方信息获取,增强己方的战术灵活性。无人侦察舰通常部署在主力舰队外围,承担主动搜索和预警任务。它们不仅能通过自身设备寻找敌方舰队踪迹,还能通过无人潜航器和无人反潜机组成无人反潜体系,提升反潜能力。此外,无人侦察舰还可以用于误导敌方侦察,从而保护主力舰队的安全。
鉴于无人侦察舰的优势,中国和美国都在积极推动无人舰技术的研发。中国通过多种小型无人艇进行技术验证,而美国则专注于大型无人舰的整舰控制技术。目前,美国已成立首个无人舰队编制,为未来无人舰与主力舰队的协同作战做准备。预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突破,无人舰队将成为中美两国海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能在热点海域进行实战应用。如何有效地使用无人舰对抗美国的无人舰,也将成为中国海军亟需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