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造无人机,如何“无”中生百亿?
作者头像
  • 杨婉倩
  • 2022-09-29 12:24:28 1

日前,重庆两江新区被批准成为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这标志着该地区将在无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验证符合性研究等方面展开工作,探索创新的无人驾驶航空运行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等。

作为新兴装备制造业的一个重要领域,无人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国际市场数据显示,近十年来针对无人机产业的投资额增长了60倍以上,而近两年该行业的年增长率保持在30%左右。预计到2025年,中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3340亿元。

近年来,重庆在多个区县及企业中布局无人机项目,旨在将这一产业打造成一个产值上百亿的产业,从而为全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那么,重庆如何在无人机产业中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

通过采访了解到,重庆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政策优势,以“大”为突破口,注重应用场景的多样化,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之路。

首先,重庆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形成了包括新材料、装备制造、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内的全方位技术体系。此外,重庆在航空航天领域的“1+5+1”发展格局,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重庆在政策支持方面也颇具优势。在国家层面,重庆是首批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并且自2015年起,国家空管委在重庆飞行管制分区开展了低空空域管理和通用航空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地方层面,重庆发布了多项政策法规,支持无人机产业的发展。

目前,重庆已拥有上百家企业从事无人机业务。其中,两江新区聚集了以亿飞智联和丰鸟为代表的多家优势企业;九龙坡区启迪科技园也吸引了众多无人机企业入驻;大足和江津等区县也在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初步构建起了无人机制造全产业链。

在发展策略上,重庆侧重于以“大”为切入点,重点发展工业级无人机。目前,重庆已经形成了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布局,并且在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宗申动力旗下的宗申航发公司专注于无人机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耐德山花特种车有限责任公司则创新了无人机加油装置。

此外,“场景应用”也是重庆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根据试验区的要求,两江新区将结合当地特色场景和地理气候条件,开展包括三峡库区生态保护、高山峡谷垂直起降无人机货运、大型物流无人机维修保养以及轻小型无人机综合测试在内的多种应用场景。

重庆独特的山地地貌和地理特点,为无人机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在农业植保、航拍、安防、测绘和物流等领域,无人机的应用潜力巨大。例如,在农业植保方面,无人机的使用效率比传统人工提高了数十倍,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果。

总体来看,重庆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以“大”为突破口,注重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正在逐步实现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向着成为全国领先的无人机生产基地迈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杨婉倩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中生无人机重庆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