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通常被视为“廉价消耗品”,但在最近的冲突中,乌克兰却动用了宝贵的苏-27战斗机来对付这些无人机,这种做法是否合理?
据环球网报道,近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多段视频,显示乌克兰的苏-27战斗机使用近距离导弹攻击了俄军的“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有人猜测,乌军战机可能使用的是R-73格斗弹,但由于导弹未被正常引爆,尚无法确定无人机是否被摧毁。对此,俄乌双方均未给出进一步解释,也没有媒体能够单方面证实这一事件。
乌军出动剩余不多的重型战斗机来打击无人机的行为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乌军这种做法是在浪费资源,特别是在不久前刚刚损失了一架战机的情况下。据报道,日前,一架乌军苏-27在执行拦截俄军无人机的任务时被另一架“神秘战机”击落,乌军战机甚至还未爬升至无人机巡航高度便被击毁。当地官员暗示,俄军可能出动了苏-57战斗机,并使用R-37M超远程空空导弹完成了此次击杀。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是苏-57在乌克兰战场上的首次成功作战记录。
这并非近期乌军首次在“拦截无人机”的任务中损失宝贵的固定翼战机。不久前,乌军的一架米格-29在执行拦截任务时被自爆的无人机击毁,导致飞机失控坠毁,飞行员被迫弹射逃生。
对乌克兰而言,在没有西方直接援助战斗机的情况下,每损失一架战斗机都会削弱其空中力量。据统计,截至当前,乌军已在俄乌冲突中损失了22架米格-29和至少6架苏-27,占乌空军战斗机总数的近一半。即便如此,乌军为何仍坚持用战斗机拦截俄军无人机?
俄军目前大量使用的是疑似由伊朗提供的“天竺葵-2”自杀式无人机。这种无人机能携带最大50公斤的战斗部,以约180公里的速度低空飞行数百甚至上千公里,有效躲避乌军残存的防空系统,直接对后方设施进行打击。前不久,乌能源设施遭到的多次袭击便是明证。
在缺乏先进雷达和防空系统的情况下,乌克兰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要么出动战斗机拦截无人机,以保护重要设施;要么只能使用步枪、传统高射机枪或肩扛式防空导弹进行反击,而后者显然更加被动且缺乏灵活性。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使用战斗机拦截无人机似乎是无奈之举。
尽管许多西方国家正在努力向乌克兰提供维修战机所需的零部件,但至今无人敢直接提供战斗机,即便是美国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乌军即使拥有强大的后勤维护能力,其战斗机库存也会在长期的战斗中逐渐耗尽。这将使俄空军进一步巩固其制空权,进而可能对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或许,拜登应考虑是否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措施来结束这场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