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大型四发多用途固定翼无人机“双尾蝎D”在中国成功首飞。这款无人机起飞重量超过4.3吨,最大载重达到1500公斤,是一款性能卓越的大型无人机平台。
当前,首架“双尾蝎D”主要用于无人运输,其货仓容量为5立方米,能够运输大量物资。然而,无人运输机只是“双尾蝎D”的起点。尽管官方将其定义为商用无人运输机,但实际上,该无人机具有显著的军事应用潜力。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无人机平台,“双尾蝎D”经过适当的改装,可以转变为多种无人特种机。类似于运8/运9改装成高新系列飞机的方式,它在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双尾蝎D”的前身是“双尾蝎”无人机,后者已经在我国军队中进行了测试和应用。“双尾蝎”是一种双发无人机,主要用途包括挂载导弹进行对地攻击和向前线部队空投物资。尤其是后者,对于提升后勤保障能力至关重要。
在战争中,后勤保障始终是一项关键因素。现代军队建立了完善的联勤保障体系,包括海陆空协同的后勤运输系统。然而,“最后一公里”的物资运输依然是一个挑战。在机动作战中,前线部队的位置变动频繁,敌我态势复杂,如何精准高效地进行物资补给成为了一个难题。
例如,俄罗斯在今年的军事行动中就遇到了后勤保障问题。他们在快速推进过程中,未能及时跟进前线部队的物资需求,导致前线部队缺乏弹药和燃料,影响了攻势。
传统上,物资运输主要依靠装甲运输车或卡车进行陆路运输,或者在控制制空权的情况下使用直升机。然而,直升机面临着单兵防空导弹和野战防空系统的威胁,运输风险较高。相比之下,无人机运输机则更加安全可靠。例如,“双尾蝎D”能够承载1.5吨货物,足以满足一个连队的需求。即使无人机被击落,也不会造成人员伤亡。
此外,无人机运输机还可以采用“饱和式补给”的方式,即派遣多架无人机同时进行补给,确保即便有无人机受损,其他无人机仍能顺利完成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增强前线部队的作战能力。
因此,“双尾蝎D”这类无人机不仅可以解决物资补给问题,还能改变战场格局。未来,在“双尾蝎D”平台上研发的无人特种机将展现出更大的应用潜力。例如,它可以携带电子干扰设备,甚至不亚于歼10C战斗机的电战吊舱,执行复杂的电子战任务。或者,它可以携带反潜设备,成为舰载固定翼无人反潜机,提升航母编队的反潜能力。
“双尾蝎D”在首飞成功后,将迅速转场至珠海金湾机场,参加即将举行的珠海航展。届时,我们将获得更多关于这款革命性无人机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