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重型无人机首飞,美媒:双尾蝎D可承担岛礁及边境线补给任务
作者头像
  • 雅卓
  • 2022-10-30 08:35:21 6

北京时间10月25日,全球首款大型四发无人机——四川腾盾科创公司研发的双尾蝎D无人机成功完成首次飞行。次日,多家权威媒体如环球网和央视相继报道了这一事件。美国知名军事网站《战区》也迅速关注到双尾蝎D无人机。

据《战区》报道,双尾蝎D于纽约时间10月26日18点(北京时间约6点)进行了首飞。该网站分析了双尾蝎D的潜在用途,指出这款无人机的军事化应用前景广阔。双尾蝎D可以承担南海岛群和中印边境地区中国哨所的补给任务。如果其短距起降能力出色,还能为气候恶劣的驻军及军事基地提供补给。双尾蝎D拥有5立方米的货舱,可装载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

《战区》认为,双尾蝎D无人机不仅具有显著的商业化潜力,其军事化应用前景同样值得关注。双尾蝎系列无人机包括双发的双尾蝎和三发的双尾蝎A,均具备光电转塔和翼下挂点,可用于应急救援、区域物流、森林防火和通信中继等多种商业应用场景。然而,双尾蝎和双尾蝎A更适合军事用途。双尾蝎D作为一款四发大型无人机,机长10.5米,翼展20米,机高3.1米,最大起飞重量4.35吨,货舱容量为5立方米,最大载重1.5吨。其强大的短距起降能力使其有望成为小型军用物资的主要运输工具,尤其是向南海岛群和中印边境哨所等偏远地区运输物资。

《战区》还提到,尽管双尾蝎D的主要用途是运输,但它仍有可能执行一些军事任务。例如,它可以在恶劣条件下为岛礁和高山哨所运送物资。《战区》还将其与其他同类无人机如AT200和TP 500进行了比较,并提到了未来计划中的更大载重无人机项目。

总体来看,《战区》对双尾蝎D无人机的报道较为客观,未夸大其察打一体的能力,而是强调其在物资运输方面的优势。该网站还探讨了双尾蝎D在电子战和预警方面的潜力。尽管双尾蝎D无法像有人驾驶的预警机那样进行长时间监控,但其超过30小时的续航能力使其能在战场上空搭建监控体系,增强态势感知能力。

此外,双尾蝎D还配备了用于水上起降的浮筒。尽管相关资料较少,但双尾蝎D的5立方米货舱使其运力接近小型运输机,因此水上起降版本有望在远海地区为守岛部队提供物资支持。这将有助于改善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尤其是在缺乏机场的小岛上。

综上所述,双尾蝎D无人机不仅在物资运输方面表现出色,还具备多种潜在军事用途,包括电子战和预警。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雅卓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岛礁边境线无人机补给重型承担任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