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许多航拍爱好者对新公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表示高度关注。该条例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发布,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作为我国首部针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专门行政法规,它不仅关系到很多人的职业发展,还直接影响到诸如大疆无人机这类设备的使用规范。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该条例的核心内容,下面将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和解读:
条例第六十二条详细界定了微型、轻型、小型、中型和大型无人机的具体标准。通常我们常见的大疆无人机主要涉及微型(小于250克)和轻型(小于4千克)两类。值得注意的是,划分无人机类型不仅依据重量,还包括最大平飞速度。例如,DJI Mini系列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每秒16米,因此归类为轻型无人机;Mavic和Phantom系列也属于这一类别。
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所有类型的无人机,包括微型、轻型和大型,均需进行实名登记,否则将面临最高2万元的罚款。
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对于普通爱好者使用的微型和轻型无人机,无需取得驾驶执照,但需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了解相关风险和法律法规。而小型、中型和大型无人机的操作员则必须获得相应资质。此外,第十二条进一步强调,所有民用无人机在从事经营活动时,都必须购买责任险,否则将受到处罚。
根据第十九条规定,无人机飞行高度被限定在真高120米以内,超出此范围则需申请批准。这意味着许多常用的拍摄角度将无法实现,尤其是那些高度超过200米的场景。
第三十一条表明,在适用区域内,无人机一般无需申请飞行许可,但在特定禁飞区,如机场周边或重要活动上空,则需提前报批。
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除军警等政府机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拥有和使用无人机反制设备,违者将被没收并处以罚款。同时,建议大家遵守公共场所的飞行禁令,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该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此期间,无人机用户应尽快熟悉新规定,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总结来看,虽然该条例对无人机使用提出了一些严格的限制措施,但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避免潜在的风险。因此,尽管新规可能给部分无人机爱好者带来不便,但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