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海事先锋。
自2022年延续至今的俄乌冲突,不仅对全球经济及国际秩序造成了深远影响,还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现代局部战争中的高科技应用。尤其是在双方装备和物资保障不足的情况下,战争该如何进行?
乌东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即大规模使用低端无人机。这些无人机的效果令人惊讶。
据《大西洋月刊》报道,战术级无人机已成为乌东战场的主要角色。这些无人机的制造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此外,它们的机身大多由非金属材料制成,这在战场上反而成为优势。由于敌方雷达系统难以区分目标,因此如何从杂波中识别目标才是关键。
这类无人机还有另一个显著优势,即无需依赖专业的军工生产线。例如,在乌东战场上,某个品牌的民用无人机使用频率极高。尽管这些无人机在军事上被视为低端,但它们的作用并不低。使用者可以根据战场需求对其进行改装,如直升式、旋翼式无人机以及不同尺寸和载重量的机型。
由于价格低廉,这些无人机可以被视作一次性用品,这大大拓宽了使用者的作战思路。然而,这类无人机在未来现代化战争中的地位是否稳固仍有待观察。若去除“中国制造”因素,之前的分析可能不再成立。某些国家可能拥有更便宜、更优秀且产能更高的低端无人机,但目前尚未见到这样的国家。
这反映出一个国家在和平时期对其制造业的支持程度至关重要。对于日益重视装备性能的现代战争,制造业和军工业的临时努力只能延缓失败,无法避免。
低端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在于双方在战场态势感知上的差距。即使乌军有星链系统的支持,也只是解决了“眼瞎”的问题。双方仍需依靠小型民用无人机来获取前线情报。因此,这类低端无人机更适合在低端信息化或“穷鬼信息化”战争中发挥作用。
这些无人机能否在大国冲突中作为诱饵,消耗敌人防空力量或利用“低慢小”特性欺骗敌方雷达?这取决于现代战争的特点,即强度高、范围广、节奏快。一旦发生大国间的全面冲突,双方必然会攻击对方的高价值军事目标,如指挥节点、后勤基地和军用设施。此时,低端无人机的数量已不再是关键,政治手段才是解决冲突的根本途径。
当前,乌克兰正面临严峻挑战,其防空装备几乎耗尽,而俄罗斯则加大了空中打击力度。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试图寻求西方援助,以发起反攻。据报道,德国和英国已承诺提供进一步援助,以抵消俄军的优势。
显然,廉价低端的无人机虽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但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还是现代化武器装备和先进战略体系,而非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