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8
  1. 今天
  2. 星期六
25:06
grade

导读

近期,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上市进程遭遇波折,尤其在2021年,AI企业上市之路显得曲折多舛。以商汤科技为例,原定于12月17日的上市计划因“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被推迟。尽管如此,商汤科技仍坚定目标,承诺将所有申请股款不计利息悉数退还给所有申请人,并致力于尽快完成全球发售与上市。

上市之路的挑战

回顾2021年,不仅商汤科技面临上市延期的困境,其他AI独角兽企业如云从科技、旷视科技也在科创板上市过程中遭遇阻碍,至今未能实现上市。依图科技则自6月底终止了科创板上市审核,此后再无新动向。此外,云知声、云天励飞、格灵深瞳、海天瑞声、禾赛科技、优必选等企业均未能成功上市,这使得AI独角兽们在2021年的上市梦想破灭。

巨额亏损与研发投入

尽管AI企业在上市路上遭遇挫折,但其背后的巨大研发投入却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据统计,多家AI企业自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累计亏损总额达到数百亿元。例如,商汤科技累计亏损额达到242亿元,旷视科技累计亏损127.7亿元,依图科技累计亏损额达到61.18亿元,云知声累计亏损达8.33亿元。高额的研发投入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技术落地与产业规模增长

尽管AI企业上市进程不顺,但人工智能产业仍在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共有2205家人工智能企业,相比2019年的797家,产业规模显著扩大。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30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1%,增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其中,应用层和技术层的人工智能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基础层企业则相对较少。

探索技术应用与平台化发展

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平台型企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以百度和鹏城实验室共同发布的鹏城-百度文心大模型为例,该模型参数规模达到2600亿,成为当前全球最大的中文单体模型。这一模型不仅解决了数据标注昂贵的问题,还通过结合行业知识,实现了AI技术的快速落地。此外,科大讯飞也将AI开放平台升级为2.0版本,旨在通过技术赋能与合作共创,挖掘人工智能行业价值应用,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展望未来,尽管AI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人工智能产业的前景依然广阔。在经历了风雨洗礼后,中国AI企业有望更加稳健地前行,继续保持在全球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