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探索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智能手机行业的革新与挑战
在当今科技领域,人工智能(AI)大模型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不仅在诗歌创作与绘画艺术上展现独特魅力,还广泛赋能于各行各业,催生出层出不穷的新应用。如今,几乎每一款智能手机厂商均致力于将AI技术集成至端侧设备,推动AI能力的端云一体发展或引入第三方AI应用,以期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用户体验。
然而,尽管AI在端侧设备上的部署日益普遍,其实际效能与云侧AI带来的用户体验相比,并未显现出显著差异。实际上,云侧AI与端侧AI在为行业与消费者提供的体验上存在本质差异。多数终端厂商仅限于接入云侧生成式AI的应用层面或局部AI功能,未能充分挖掘AI与硬件结合的潜力,即使是市场领导者苹果也不例外。
在6月中旬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苹果展示了其首次AI亮相——“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这一系统适用于iPhone、iPad及Mac等设备,具备优先置顶推送、校对摘要文本、生成图片等功能,并支持AI指令跨应用执行。然而,苹果即将在iPhone上推出的AI功能如摘要文本生成与图片生成,已在谷歌Gmail与微软产品中有所体现。此外,苹果与OpenAI的合作并未突破ChatGPT“对话与生成答案”的基本框架。
相比之下,荣耀CEO赵明提出了对端侧AI发展的独到见解。他认为,端侧AI不应局限于接入像Gemini或ChatGPT这样的AI工具,而是要作为赋能消费者的有力工具,通过“使能”个体,实现智能终端的进化。赵明指出,智能终端将不再仅仅是“入口”,而是成为连接人类与AI世界的媒介。
基于此观点,赵明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上展示了两项端侧AI技术:“AI换脸检测”与“AI离焦护眼”。在“AI换脸检测”中,当通过Deepfake技术实时换脸时,该技术能自动识别画面元素,检测出AI换脸行为,并向用户发出风险警报。随着全球Deepfake欺诈案件数量在过去一年激增3000%,AI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AI离焦护眼”技术则通过AI算法优化屏幕显示效果,实现离焦效果,有效降低用户阅读屏幕后的近视指标。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该技术的屏幕阅读25分钟后,用户的短暂性近视指标平均降低13度,最高可达75度,显著提升了屏幕护眼技术的实用价值。
智能终端的特性使得端侧AI能够实时感知用户位置与生理指标,提供全天候算力支持,并在个人隐私保护上发挥关键作用。赵明坚信,以人为本的AI硬件“使能”将在屏幕、影像、电池、通信、音频等多个领域引领创新潮流,通过AI技术的加持,将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