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7月16日 - 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的高级副院长罗道军在公开场合指出,当前中国的芯片自给率仅为10%,这一数据揭示了我国在芯片领域需加大努力的现实情况。罗道军进一步解释,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产能国,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需求量持续增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需求量大,但我国的芯片自给率却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呈现结构性短缺的特点。
罗道军特别提到了中国在两大关键领域的表现亮眼,即新能源和汽车工业。他坦承,面对这一现状,中国在芯片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提升芯片自给率,罗道军呼吁全行业共同努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实现芯片供应的自主可控。
总结而言,罗道军的发言强调了中国在芯片自给率方面存在的缺口,以及在新能源与汽车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一讲话不仅揭示了当前的产业困境,同时也提出了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期待,即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国内芯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