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网于4月6日发布消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在接受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总监Nicolai Tangen的访谈时,阐述了他对当前芯片短缺问题及美国对中国技术出口限制的看法。蔡崇信指出,这些限制虽对云计算与高性能计算业务构成影响,并预期在短期内将持续存在,但中国已具备自主制造高端GPU芯片的能力,不再完全依赖英伟达等国际供应商。
蔡崇信强调,中国企业的芯片库存足以支撑AI大型模型在未来18个月内的训练需求。他进一步说明,在AI模型推理阶段,市场上有多种替代方案,不必单一倚重英伟达的顶级高端芯片。尽管蔡崇信认为中国在AI大型模型领域可能与顶尖水平存在约两年的差距,且短期内可能维持这一状态,但他对中国的AI发展持乐观态度。
作为中国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之一,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进步至关重要。蔡崇信指出,自主研发的大型语言模型对于支撑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具有关键作用。此外,电子商务作为AI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阿里巴巴通过虚拟试衣技术及AI辅助商家生成图片、产品描述等功能,不断引领行业革新。
蔡崇信对中国经济与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尽管面临人口结构变化,中国仍拥有庞大人口基础与8亿受过良好教育、勤奋的劳动力。这确保了中国在世界制造业的地位,即使部分企业考虑将供应链转移至越南或墨西哥等国,由于后者在人口与地域规模上无法与中国的比较,因此无法取代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蔡崇信的言论体现了中国在面对国际技术出口限制时的应对策略与自主发展决心,同时也凸显了阿里巴巴在推动国内云计算与AI技术发展中的关键角色。随着中国在高端GPU芯片制造能力的提升与AI、电商领域的持续创新,中国有望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保持领先,并继续作为世界制造业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