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时期,中国正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数据显示,当前空巢及独居老人的数量已超过1亿,这使得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迫切的社会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促进老龄事业与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一系列旨在改善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应运而生。如,各类手机应用程序的适老化改造、智能硬件、以及智能助听器等,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健康安全与生活便利性。
在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提议,应鼓励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安全守护、家庭护理与情感关怀,以智能化手段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大力推动家庭护理机器人与陪伴机器人的研发,目标是将机器人引入家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为老年人创造幸福晚年。
针对独居与空巢老人的需求,他建议加强科技适老的软硬件一体化研究,通过智能化主动关怀和家庭终端硬件的创新应用,构建人机协作的智能化服务网络。同时,将科技适老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
科大讯飞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于2022年初启动了“讯飞超脑2030计划”,致力于使人工智能具备知识理解、自我学习与持续进化的功能,最终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机器人的普及,以满足家庭需求。
面对机器人行业面临的技术门槛高、智能化水平不足与产业生态系统不健全等问题,科大讯飞在2022年的全球1024开发者节上发布了机器人超脑平台,整合了多模交互、深度理解、运动控制与硬件模组等核心能力,旨在联合开发者与产业链伙伴,共同构建机器人生态。
近期,科大讯飞推出了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超脑板”,通过云端机器人超脑平台与终端超脑板的结合,加速机器人能力与实体机器人的融合,旨在提升机器人的操作灵活性与智能化水平。
“超脑板”具备软硬件一体化、大小脑协同与学习进化的核心特性。它是一个集成化软硬件模组,内置丰富传感器与执行器,支持多种交互、感知、运动、设备管理和音视频功能,助力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产品快速开发。此外,它还具备复杂环境感知、开放移动场景下的人机交互与智能运动控制能力,通过预训练模型结合特定行业数据,开发者可根据实际需求定制模型,优化效果,实现机器人的学习与进化。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它们作为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得力助手,正在推动生产力的提升与生活品质的改善,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至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高端制造集散地和集成应用的新高地。
作为“人工智能国家队”的一员,科大讯飞将以“讯飞超脑2030计划”为引领,深化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机器人超脑平台推动机器人产业繁荣,以期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助力人类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