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化论坛聚焦视频化内容与AI治理
开幕式与主旨
9月20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内容视频化的影响和趋势”主题沙龙于快手总部举行,此为2024北京文化论坛的亮点之一。该论坛以“深化文化交流,实现共同进步”为主题,涵盖“1+6+32”系列活动,包括开幕式、6个平行论坛与32场专业沙龙,吸引了800多位国内外嘉宾参与。
视频化内容生态
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主持了《新场域——视频化的内容生态》部分。讨论中,美国资深记者、清华大学访问教授里克·邓纳姆指出,公众从短视频获取资讯的趋势日益显著,这促使媒体、网络名人乃至普通用户的内容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快手影视娱乐副总裁周晓晗分享了短视频形态下信息传播的高效性,以及它如何促进地方文旅热点事件的形成,满足了现代互联网用户期待的有效沟通需求。
AI善治与法律治理
下半场,《AI善治——人工智能法律治理的中国路径》由刘晓春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支振锋强调,在评估人工智能安全风险时应保持理性与客观,指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但仍有技术上的提升空间。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昕倡导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期待全球社会携手制定有效的AI治理体系。2018平昌冬奥会数字媒体负责人李奎相表达了对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期待,旨在共同探索创新的治理方案。新华网副总裁张芮宁则从企业视角出发,提出在AI应用过程中需注重流程优化、强化培训与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适应监管环境、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区域合作。
结语
此次沙龙不仅深入探讨了视频化内容生态的创新与转型,还着重关注了AI善治与法律治理的中国路径,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以及国际间的合作潜力,为推动文化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