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维亚生物科技控股集团宣布完成了一轮规模近2.1亿美元(约人民币15亿元)的融资,此轮融资亮点在于吸引了新加坡国有投资机构淡马锡、弘晖基金以及淡明资本的战略投资。成立于2008年的维亚生物,在上海张江扎根,专攻药物发现外包服务(CRO)。其于2019年在香港IPO,成为当年备受瞩目的明星CRO企业。
面对市场环境的波动,维亚生物凭借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展现出了把握市场机遇的决心。尽管其市值曾高达200亿港元,但随后经历了显著下滑,市值降至25亿港元,缩水幅度接近90%。此次与淡马锡、弘晖基金及淡明资本的合作,被视为维亚生物在市场低谷中寻求转折的关键一步。
早在今年6月,维亚生物就对外透露了与上述合作伙伴的合作意向。双方同意进行一系列投资活动,包括对维亚上海的增资和收购,总投资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经过6个月的精心筹备,此次交易终于尘埃落定。
通过此次股权投资,维亚上海的总注册资本增加至6597.14万美元,其中,淡明资本作为淡马锡的全资子公司,通过参与投资,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大中华区高质量投资机会的布局。维亚生物的整体CRO业务投后估值约为43亿元人民币。
维亚生物通过转让CRO业务主体维亚上海近24.21%的股权,获得了近1.5亿美元的融资。同时,公司已将上市公司集团层面的近6000万美元可转债融资,于交割日自动转股。维亚生物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毛晨对此表示,此轮融资对于公司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维亚带来新的动力,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更大的价值和回报。
维亚生物计划于2026年12月31日前完成A股上市,毛晨对此充满期待,认为A股的估值溢价将为公司未来融资提供有力支持。此外,高管增持计划及对核心员工团队的股权激励,将进一步激发维亚的活力,拓展其长期发展空间。
淡马锡、弘晖基金及淡明资本的投资决策,不仅基于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对维亚生物独特商业模式的高度认可。维亚生物的CRO服务模式,巧妙融合了传统服务换现金(CFS)与服务换股权(EFS)模式,实现了创新与价值增长的双重目标。
在当前投资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之际,淡马锡、弘晖基金及淡明资本的行动彰显了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信心。他们认为,当前是中国资本市场被低估的时期,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会。同时,这一行动也反映了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关注与投资热情,预示着未来更多国际资本有望涌入中国市场。
维亚生物与战略伙伴的成功合作,不仅标志着公司融资阶段性的成功,也是市场对生物科技领域投资潜力的肯定。随着A股上市计划的推进,维亚生物有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更大突破,同时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深入了解和参与中国生物科技产业增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