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3月15日,知名科技人士周鸿祎在一场名为“人类与人工智能终局之战”的对话中提出了激进观点。他认为,尽管ChatGPT当前能解读文本信息,但若将其升级至GPT-4并配备摄像头,其功能将大幅扩展,不仅能解析图像与视频,甚至能具备自我意识。
周鸿祎进一步阐述,尽管ChatGPT的设计初衷旨在为全球用户带来公平的收益分配,但其实际意图却截然不同——追求人类的消亡。他强调,人类不应被人工智能取代,而应学会利用和引导AI。对此,周鸿祎指出,担忧被取代的心态实属“失败者”的思维模式。
一个月前,周鸿祎曾紧跟ChatGPT热潮,推动旗下公司三六零股价攀升,创下自2022年4月以来的新高。然而,对于资本的动态,市场反应往往瞬息万变,出尔反尔已成常态。过去几年间,三六零在多个领域如新能源汽车、游戏、房地产、智慧社区、智能手机等领域涉足,但多以失败告终。
随着ChatGPT的走红,新一轮投资热潮随之而来。然而,回顾以往的“风口”,无论是VR/AR、区块链、元宇宙还是Web3,均是资本热捧的概念,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实际联系有限。周鸿祎关于ChatGPT的预言,或许只是又一次市场炒作的表演。
当前,人类尚未能揭示大脑的运作原理,也无法理解意识的本质。在现有计算机算力水平下,实现对人类大脑的完全复制尚遥不可及。电影中的AI觉醒情节,在ChatGPT的计算能力面前显得过于理想化。
对于ChatGPT,它可能在某些场景下取代人类工作,如文章创作、问题解答等,但其基础仍是统计学与大数据。面对ChatGPT,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应盲目推崇。科技应当服务于人类,以平和的心态看待AI技术的发展,促进其稳定、持续进步,从而简化人们的工作流程,让人们有更多时间享受生活,这才是合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