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研究中心(简称“AIGE研究中心”),旨在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教育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张钹在该中心的揭牌仪式上表示,在当前技术快速变革的时代,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显得尤为紧迫。
张钹指出,尤其是年轻人应该掌握学习、理解和运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这一观点得到了广泛认同。2018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倡导高校开放教育资源,支持教师参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活动。随后,2024年11月,教育部进一步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人工智能教育的基本普及。
在北京,最新的教育政策要求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中小学开始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每年至少安排8课时的教学内容。而在广东,也推出了类似的推广方案,强调通过通识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
张钹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正确理解人工智能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以及教会他们如何负责任地应用这项技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尹霞提到,AIGE研究中心将结合学校的学术优势,帮助塑造下一代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框架。
与此同时,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杜军平认为,尽管取得了进展,但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依然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设计出既有趣又有深度的教学材料?怎样有效评估教学成果而不加重学生负担?还有,如何持续培训一线教师以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此外,如何将人工智能的相关能力融入人才评价体系,以及如何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促进AI教育的发展,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天的活动中,AIGE研究中心还推出了一个覆盖大中小学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框架,并发布了相应的教材系列。这标志着我国在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