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联合国后371天 这个村小二让乡亲每月多挣千余元
作者头像
  • IT行业资讯
  • 2017-04-24 15:24:00 2602

【全球科技综合报道】至今,王茜回忆起一年前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演讲的情景,内心仍涌动着激动。

“站在那一刻,我没有感到紧张,只是内心充满了幸福和自豪,因为我是一个从中国偏远乡村走出的年轻人。”去年4月,王茜因其在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的杰出贡献,成为优秀村小二代表之一,登上了联合国总部的演讲台。这距离她开始在婆家经营农村淘宝,仅仅过去半年多的时间。

演讲台上,这位年轻的面孔侃侃而谈她的返乡创业经历,吸引了联合国官员和各国记者的注意力。他们聚精会神地倾听,渴望从这位28岁的姑娘口中了解更多的中国农村故事。演讲超时,但一位印度记者仍然意犹未尽,私下向她提出了两个问题:“作为一名女性创业者,你是如何平衡生活与事业的?”以及“返乡创业的青年如何在乡村开展工作并打开局面?”

回顾这一年,村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从疑惑到信任

王茜所在的河南省柘城县大仵乡马庄村曾是贫困村,主要依赖农业种植,经济基础薄弱。刚开始运营农村淘宝服务站时,王茜面临的是门前冷清的困境。村民们对互联网知之甚少,对这种新兴事物抱持怀疑态度,认为它能带来的实际价值有限。

面对挑战,王茜采取了积极措施。她主动提供志愿服务,甚至为村民免费举办婚礼,以此吸引村民前来她的服务站。通过这些活动,她逐渐摸清了村里的情况——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在1000多名村民中,有500多位老人和300多个儿童。

随着服务站的活跃,老人在这里进行血压检测,年轻女孩寻求王茜推荐网络商品,妇女则带着孩子一起享受闲暇时光。互联网在这里成为了村民的社交中心。

实现转变的关键

互联网连接的不仅仅是人与人,更是资源与机遇。姜海红,一位县内知名的养猪大户,通过王茜了解到农村淘宝提供的旺农贷服务,无需抵押即可获得5万元贷款,用于扩大养殖业务。这一便利极大地解决了村民们在农忙时节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柘城县互联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办公室主任朱卫华对此表示赞赏,称王茜将新鲜事物带进了村里,展现了非凡的能力。过去,村里在资金周转方面面临重重困难,个人借贷缺乏保障,银行贷款手续繁杂,往往贷款到位时,最佳的耕种或养殖时机已经过去。

带动致富的“领航者”

王茜始终心系带领村民共同脱贫的目标。尽管她尝试了多种方法将村里丰富的土特产销售出去,如推广土鸡蛋、蚕豆、黄金梨等产品,但由于季节性因素和难以形成稳定收益,效果并不理想。

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4月6日,王茜的吊篮厂开业。上线首日,名为“创梦者”的吊篮在淘宝平台上迅速售出近10万元。王茜坦承,销量的好转并非偶然,背后是辛勤付出和市场洞察的结果。

为了让村里的老人快速掌握技术,王茜不仅亲自教授,还制作了PPT教程,在服务站进行讲解。短短15天内,上百人学会了编织技术,其中一些人每天能编织6至7个吊篮,每月平均增收1000元左右,对于依赖自然条件的村庄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播撒公益的种子

王茜意识到,除了物质生活的改善,还需要推动村民对传统观念和精神生活的变革。她认识到,发动每一位村民参与公益行动至关重要。起初,村民们对于公益的概念有些羞涩,甚至误解为捐款。去年,王茜与学校合作,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运动会,这是村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体育活动。村民们自发前来观看,场面热烈,王茜还安排了村嫂们准备清凉饮料为运动员们加油。

人大代表的角色

不久前,王茜凭借其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几乎全票当选为商丘市人大代表、柘城县人大常委和政协委员,被亲切地称为“扣妮儿”,意指言辞犀利、做事果敢的女性。

虽然她被戏称为“辣妹子”,但在孩子们心中,她却是名副其实的“淘宝儿”,每周五放学后,孩子们都会涌入她的村淘站公益书架,寻找阅读的乐趣。当选后,她肩负起为返乡创业青年和村民提出议案的责任,包括建议制定政策支持返乡创业和改善乡村教育环境。

梦想的实现

王茜在联合国总部演讲时,许下了让孩子们拥有父母陪伴、老人们得到妥善照顾的愿望。如今,她的愿景正在逐步变为现实,通过她的努力,马庄村正朝着更加繁荣的未来迈进。

    本文来源:环球网","url":"
责任编辑: : IT行业资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村小联合国乡亲每月走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