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热播剧《人民的名义》即将迎来大结局,其收视率一路攀升,不仅得益于其卓越的口碑,还有相关方的积极推广。然而,该剧在4月中旬送审样本泄露,引发广泛关注,全集泄露、灰色产业链获益、版权方如何维权成为热门话题。
在社交媒体的搜索中,记者成功联系到多名出售全集的博主,购买全集只需支付一次8.8元的红包。这些博主提供的资源不仅限于电视剧,还包括电影和综艺节目。他们构成的网络结构清晰可见,其中一人作为“老大”,旗下有超过2000名微信代理,构建了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加入代理群需支付198元,其中一部分费用归群主所有,剩余部分由代理自行保留,以此形成快速的盈利循环。
这种商业模式下的代理群迅速扩张,仅在记者参与的十天内,就有150名新人加入。代理多为兼职,学生群体占多数,他们的行为动机各不相同,既有出于个人观看需求,也有借机谋利。代理间的沟通规则明确,资源群内禁止发言,只能由群主发放资源,违规者将面临罚款或被踢出群聊。其他群则允许交流,定期举办培训课程,传授传播技巧、拉新客户的方法等。
此次版权泄露事件中,微信、微博、百度云盘为主要传播途径。相关数据显示,仅在微信上传播的资源数量就高达百万条。面对版权泄露,版权方采取行动,包括微信和百度云盘的链接快速失效。面对这一挑战,代理群体展现了高度的适应能力,通过技术手段绕过系统限制,继续分享资源。
在版权保护方面,业内专家指出,针对训练有素的“传销组织”应给予重点打击。此类组织隐蔽性强,通过民事诉讼难以有效追究其责任。因此,形成示范案例,如“琼瑶诉于正案”,对于提升行业法律意识、规范市场行为至关重要。
在当前的制播模式下,版权流失问题频发,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识薄弱、市场需求与追求收视率之间的矛盾。随着电视剧从日播转变为周播,视频网站能够实现网台联动,甚至先网后台,但这种模式下,先网往往需要会员付费。这为侵权方提供了灰色收益空间,导致部分观众转向非法下载途径。
版权方在维权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侵权成本低、获利高与违法后果轻重失衡。根据《著作权法》,侵权行为需承担的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然而,法院在处理侵权案件时往往面临困难,个案差异较大,侵权网站被判赔偿的金额通常不高。因此,建立内部风控机制、保密机制以及责任到人的管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出台为打击假票房和盗版提供了法律依据,加强行业监管有助于改善市场环境。此外,黑名单制度等人为干预机制也可作为预防措施之一,降低侵权行为的发生率。
版权泄露问题不仅关乎法律层面的权益保护,也考验着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和市场秩序的维护。通过强化法律法规、完善内部机制,以及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版权保护意识,可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