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件与硬件的融合日益紧密的时代背景下,谷歌正全力以赴,着手构建自有移动处理器,以期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近期,谷歌从苹果公司招揽了享有“芯片灵魂人物”美誉的工程师约翰·布鲁诺(John Bruno),这一动作标志着谷歌在人才争夺战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苹果的芯片革命:软硬一体的成功秘籍
自2012年起,约翰·布鲁诺在苹果任职期间,主导了苹果硅谷分析小组对于iPhone处理器的研发工作,确保苹果自主研发设计的处理器在市场上保持着高度的竞争优势。在此之前,布鲁诺还曾担任过芯片制造商AMD的首席工程师及ATI Technologies的处理器架构设计负责人。
尽管约翰·布鲁诺的加盟消息未由官方正式公布,但其LinkedIn页面上的职位已悄然更改为“谷歌系统架构师”。外界推测,他可能将为谷歌Pixel系列产品的硬件升级提供关键支持,尤其是开发更高水平的内部硬件设备。
苹果的先驱之路与多国巨头的自研芯片战略
苹果的成功秘诀之一在于其对软硬件一体化的极致追求。自2012年推出首款采用自主设计A4处理器的iPad起,再到iPhone 5s搭载的A7处理器引领64位元架构潮流,苹果通过自研芯片实现了软硬件的无缝整合,这一策略为其赢得了市场领先地位。
除了苹果,华为、三星等全球领先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亦已涉足芯片技术研发领域,此举旨在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从而控制成本和生产规模。谷歌此举无疑是在向这一趋势靠拢,通过引入行业精英,强化其在芯片领域的研发能力。
谷歌的AI芯片愿景与人才攻势
近年来,谷歌频繁从苹果和高通等公司挖角,其中包括多位资深工程师,如崔旺泽、塔育·法德罗、马努·古拉蒂、维诺德·可玛蒂、绍米克·甘古利、伊迈拉克·比斯瓦斯等。这显示出谷歌在自主开发AI芯片方面的决心与紧迫感。
谷歌已发布第二代Cloud TPU(Cloud Tensor Processing Units),旨在与其AI学习系统TensorFlow兼容,并计划将其作为服务出售给第三方企业。分析人士预测,谷歌将利用这些新招募的专家资源,推动Pixel系列手机的AI芯片研发,预计最早于明年初面世。
增强硬件实力,激发用户购买欲
约翰·布鲁诺未来在谷歌的具体角色虽未明示,但谷歌持续的高端人才引进策略,无疑彰显了其致力于提升Pixel产品硬件性能的决心。过去,谷歌手机的硬件部分往往被视为缺乏特色,依赖于成熟的Android组件。然而,谷歌若能自主研发出超越竞品的移动芯片,将为吸引消费者购买其手机产品提供有力的理由,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