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段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疯传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展示了某位中国大叔身穿声称具有“国产量子隐身功能”的特殊布料,大叔展开布料后,身体仿佛融入了背景环境,甚至完全消失在视线中。然而,这一神奇现象很快被专家揭露为假象。
根据报道,《ladbible》指出所谓的量子隐身衣,其原理在于反射周围光线,以此来实现视觉上的隐形效果。然而,细心的观察者很快发现了破绽——视频中大叔脚下的树叶在轻轻摇动,而布料内的树叶却纹丝不动,暴露了整个表演的真伪。
实际上,这类“隐身术”并不需要复杂的科技手段,只需通过视频后期制作软件即可轻易实现。网络上充斥着类似的特效教学视频,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利用这些公开资源学习相关技巧。通常,这种方法包括先拍摄一个空场景,随后在同一背景下拍摄人物,之后利用软件移除绿色背景,将两次视频合成,从而创造出“隐身衣”的错觉效果。这项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在网络上,类似的“隐身衣”视频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家庭成员间相互恶搞的例子。在某个视频中,一位父亲为孩子拍摄的“隐身衣”片段最终揭示了真相,原来那块看似神秘的布料只不过是运用了类似的合成技术。
有趣的是,如今许多电视新闻台在播报天气预报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尽管这段引起轰动的视频最终被证实为一场骗局,但在2013年,浙江大学信电系的陈红胜教授确实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使物体在特定条件下隐形的装置,这与大叔身上的“隐身衣”截然不同。
陈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即“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于2013年10月2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然而,大叔所穿的“隐身衣”并非基于这一研究成果,而是基于另一种更为简单的视觉欺骗手法。